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30 08: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23:34
杨恽,古代著名的士大夫,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公正无私的行为而闻名。他轻视财物,乐于助人,曾将上千万的财产分赠他人,从小就因其美德在朝廷中声名远扬。为官期间,他坚守原则,无私奉公,不因私情而偏袒,表现出极高的道德操守。
在杨恽的家庭生活中,他的后母在他母亲去世后成为他的养母。尽管后母没有亲生子女,杨恽却像对待亲生母亲一样孝顺她。后母去世后,留下巨额遗产,但杨恽并未据为己有,而是将这些财产分给了后母的亲戚。同样,他在父亲杨敞去世后,将继承的500万财物用于帮助宗族中的贫困成员,尽管自己经济并不宽裕。
杨恽对朝廷的*现象深感痛心,他如同其外祖父般,敢于直言不讳,揭露不公,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揭发霍光之子的谋反行为。因此,他与同伴因告发而获得了封侯和官位的提升,体现了他的正义感和忠诚。
然而,杨恽的直言不讳也使他招致了祸患。与太仆戴长乐的矛盾导致他被控告言语冒犯了皇帝,最终被下狱。尽管获释,但他被降为平民。在家赋闲期间,好友孙会宗写信劝诫他收敛行为,杨恽的回信《报孙会宗书》中充满了自我辩护和对现实的不满,这进一步触怒了当权者。
日食发生后,有人将之归咎于杨恽的罪行,他再次被捕。廷尉搜出《报孙会宗书》,汉宣帝看过后勃然大怒,以大逆不道之罪判处杨恽死刑。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以文字获罪的先例,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统治阶级内部的冲突。杨恽的悲剧,连同其他直臣如韩延寿、盖宽饶等,反映了士大夫集团与皇族、外戚的斗争,以及汉朝衰落的开端。
杨恽(?—前45),西汉家。字子幼,汉族,西汉华阴(今属陕西)人,宣帝时曾任左曹,后因告发霍氏(霍光子孙)谋反有功,封平通侯,迁中郎将。神爵元年(前61)升为诸吏光禄勋,位列九卿。其父杨敞曾两任汉宣帝时丞相,其母司马英是著名史学家兼文学家司马迁的女儿。其文章《报孙会宗书》被后人认为颇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