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科研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9 19:0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1 04:24
二十一世纪,中医药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医学模式和人类健康观念的转变为中医药学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现代医学以科学技术为辅翼,正飞速发展,形成对中医药学的严峻挑战,中医药学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道路,中医药现代化已是势在必行,中医药科研现代化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目标的必由之路,科研现代化,创新是灵魂,科研如何创新是摆在广大中医药科研工作者面前的难题,现仅结合中医药理论的特点及中医药科研的难点,谈一谈中医药科研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感染疾病科赵兰才
1.中医药理论的特点
1.1朴素的唯物论与主观臆断性并存中医药理论中存在着古代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如认为生命是物质的,生命现象是物质的运动,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人之生也,必合阴阳之生,媾父母之精,两精相抟,形神乃成”(《类经》);在形神关系上认为物质是第一位的,物质决定精神,“精者,神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形与神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称为“形与神俱”。在疾病的发生及其与健康的关系上,也作了唯物主义的说明,“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素问调经论》)。中药四气、五味、归经等药性理论也源于对药物口尝身受的实践,如《淮南子修务训》有:“神农尝百草之滋味”的记载。可以说,中医药疗效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古代医家在实践中创造的总体上属于唯物论范畴的中医药理论,中医药理论中朴素的唯物论是中医药迄今仍具有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毋庸置疑,中医药理论的唯物观是不彻底的,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其中含有大量唯心论的主观猜测,尤其在基础理论方面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应用抽象的概念,使中医理论的骨架建立在以五行、五脏为中心的藏象学说上,并由此衍生了病因病机学、诊断治疗学、中药药性理论等。在脏腑生理病理的描述上,用阴阳五行以类比脏腑功能,概念抽象模糊,如生理上的“肺为华盖,为相辅之官”,“肝主疏泄,为将军之官”,病理上的“木火刑金”、“水气凌心”等。在中药药性的记载上,更不乏臆断之词,如“苦能泻下,酸能收敛,辛可发散,甘能缓和”等,对具体药物功效的阐述上,则有象“人参禀天宿之光华,钟地土之广厚,久久而成人形,三才俱备,故补人之五脏”(《本草崇原》)之论。中医药理论中基本概念的抽象性,理论表述的模糊性,决定了中医临床在辨证诊断治疗上的思辨性、经验性、不严谨性。这些特点是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大障碍。
1.2自然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和形而上学的机械论并见中医理论的辩证法思想主要体现在整体观念、矛盾观念和运动观念上,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通过经络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囊括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系统中,联系成了有机的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也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天地相应”,自然界气候环境的异常变化会导致人体发病,故有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病因学说。中医的矛盾观认为生命本质是机体内部阴阳矛盾的对立统一,“阳化气,阴成形”,阴与阳互根互用、对立斗争、消长转化贯穿于人体生理病理各方面,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中医的运动观主要体现在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的永恒性,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的区别,亦在于气机升降的正常与否,所以前人有“死生之机,生降而已”的说法。中医的辩证法思想强调疾病与自然界气候、环境及人体情志等的关系,治疗疾病必须采取个体化的方法,辨证施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这种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也逐渐为现代医学所认同和采纳,如西医也强调用药剂量的个体化。中医的阴阳学说近似地把握了宇宙万物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反映了事物间的矛盾制约关系,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是中医药学走在其他传统医学前列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必须看到,中医药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不彻底,其中掺有形而上学的成分,如在对事物联系的方法上,机械地套用五行学说,使事物间联系的方式过于模式化、简单化,与辩证法关于事物间联系多样性的原理相违背。
1.3认知模式的泛化性中医理论认知模式的泛化性主要表现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整合思维模式,重功能轻实体的决定论思想。中医的思维模式主要为形象思维,又有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其特点是内省、直觉、甚至猜测,具有高度的思辩性,通过这种多侧面多层次的思考,得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这种整合思维的特点,与西医只强调理化检测指标,注意逻辑推理的逻辑思维相比,明显缺乏逻辑性。中医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上,以功能为主,忽视结构,甚至以功能创造结构,如中医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主要归于心的功能,而脑却被归于“奇恒之府”,其功能远未被重视。中医主张“粗守形,上守神”,认为神比形更重要,中医所说的“神”是机体多器官功能的综合体现,中医所说的功能往往超越实体而存在,如“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已完全失去了各种元素本身的物质属性,已成为事物特性的代名词。
1.4理论表述的符号化、模式化中医理论中,阴阳五行无处不在,阴阳五行具有符号性质,阴阳五行代表不同的事物,属于通用符号,但阴阳五行与科学符号有所不同,科学符号是中性的,本身没有属性,而阴阳五行符号本身有属性,阴阳是二分法规定的符号,五行符号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科学理论是围绕某一客体而展开的,中医理论里被研究的客体并不独立存在,而依附于阴阳五行,阴阳五行符号处于理论的顶层,起到纲纪的作用。中医理论带有模型性质,中医的概念、学说,实际上是概念模型、思维模型,如中医的脏腑是脏器实体及其一系列功能的的抽象和固化,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如“三焦”的概念,《内经》描述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可时至今日,三焦究为何物,仍见仁见智。模型化的特点是由方法决定的,古代科学不发达,不具备实验条件,古人构造理论只能使用间接方法,靠主观抽象思维,综合大量的临床观察资料,对其进行加工整理、思索探求,塑造了相对完整的理论模型,这种方法决定了所产生的理论必然是概念模型、思维模型,模型化是中医理论固有的特点。
综上所述,中医药理论具有系统性、模型性、泛化性、思辩性,属唯象理论,是经验的概括。一般自然科学理论生成模式是:观察现象―回顾性总结―提出假说―前瞻性实践(证实)―第二次总结,理论生华为真理,若给中医理论在上述模式上定位的话,笔者认为是在假说与证实之间,是自然哲学、真理、猜测性假说的混合。
2.中医药学科研的难点
2.1表述语言的歧义性由于中医理论中融入了大量自然哲学的概念,如“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也由于古代解剖学的落后,致中医理论重功能、轻结构、医哲交融,产生了大量抽象名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含糊,使中医学的表述语言带有歧义性,中医的藏象学说即是明显的例子,它既包括了实体解剖学,又包含功能学和哲学的臆测内容,造成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2.2中医的整体性与用还原论方法研究的矛盾性中医重视整体和七情在致病中的作用,而还原论的分析方法,很难反映整体调节的动态变化。如何确定反映心理和社会因素的指标,并使指标客观化和标准化,不仅是中医学研究的难点,也是现代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2.3中医观察方法的领悟性、难以操作性体察与内省是传统中医药主要的研究方法,这种形式的认识活动实现了事物现象和本质的合一,这可从其表达方式――取类比象得以印证,“象”兼有现象(可见性)和抽象(喻义性)双重含义,取类比象法无须严格地选择研究对象,它只要求人对自然界万事万物作广泛联系与对比,表现在方法上就是在非操作的自然状态下对事物直接领悟――领悟法,领悟法的特征是观察与抽象的融和、主观性与客观性的混杂,同一中医概念,可因不同医家在临床的体验及经历不同,概念所指的含义就不同,因而中医的概念难以形成可操作性的标准化、客观化指标。
3.中医药科研创新的思路及方法
3.1唯象观察法观察现象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只有掌握了客观事物各方面的现象,才能进一步对现象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假说,中医传统的研究方法就属于唯象观察法,这种方法探求真理的过程是遥远而漫长的。即便如此,我们要研究中医药学还必须走这一过程,但观察的领域与层次要宽广和深入,既观察宏观的、整体界面的证候,又要借助现代观察手段,观察组织器官、细胞分子、甚至基因水平的“现象”,对现象的描述要比古人细致入微,要尽量采用科学语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要限定,这样的观察资料积累多了,才有可能形成新的假说,形成的假说再在实践中在多个层次上进行验证,正确的部分即为事物的本质(真理)。只有得出了真理才可与旧的理论进行比较,有所升华,有所扬弃。
3.2多层次的实验法中医药理论在宏观上、人的整体水平上发挥了有效的指导作用,但从严格意义上讲,这种粗放性的临床实践对验证真理、扬弃谬误,所起作用很小,因为这种宏观、整体的实践所受影响因素太多。要想在实践中验证中医药理论,必须在整体、脏器、组织、细胞、分子等多层次、多水平上进行严格的实验研究,同时,必须创造或借用西医的科学语言进行描述,弥补中医的理论体系在语言描述上的不足,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涉及许多标准化问题,如制定大量多个层次上证候的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如何使中医四诊微观化、证侯客观化、功能定量化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3完善中医思维方式如前所述,宏观思维是中医理论和临床思维的基本特征,司外揣内、类比推断、取类比象等是中医常用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存在盲目性、模糊性,难以达到准确和精细的程度,用这种方法指导临床可从机体外在表现和自然现象揣度、类比体内的生理病理变化,在较大程度上凭经验立据,难免有臆断和谬误。因此,必须研究和完善中医思维方法,引进逻辑思维方法,使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统一。
3.4建立中医功能评价系统和功能定量的方法中医理论存在重功能轻结构的特点,因此,中医药研究的重点应放在器官组织功能的研究上,涉及多系统、多脏器、多功能异常的慢性病、疑难病及老年病,应是中医的用武之地,对这些疾病的临床研究,应建立中医功能评价系统和功能性定量的方法,使对功能的表述具有定量或半定量的特点,具有一定程度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临床与实验研究相互验证,互为补充,才有希望在理论上有所突破。
3.5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多学科多层次上寻找中医药的创新点实现中医药科研现代化,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必须培养一批高学术水平、高素质的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他(她)们须精通中医理论和中医科研方法,掌握相关学科的新技术、新手段,又具备良好的学风和进行国际间交流的素质,这样一批队伍的养成,需要中西医学及其它自然科学多学科的专家共同承担培养教育的重任,因此须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扩建或重组中医药大学,建立高水平的上规模、汇名流、创名牌、集教、研、医于一体的中医药学的“黄埔学校”,广泛吸收大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精英加盟杏林,在多学科多层次上研究中医药,寻找中医药研究的创新点,相关学科与中医药的交叉点既是科学研究的前沿,又是中医药研究的突破口,某些交叉学科已经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促进了中医药学的发展,如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血清药理学、中药生物工程学、中药免疫学等,某些学科与中医药学结合有望产生理论上的突破,如量子力学、模糊数学、分子生物学等。
3.6建立中医药创新激励机制,促进中医药科研成果产业化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医界更应树立“科教兴医”、“创新兴医”的观念。江泽民同志不久前指出:“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如何激励中医药科研工作者奋发图强、不断创新,把创新思路转变为科研成果,再进一步产业化,转化为生产力,产生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这需要建立一整套创新激励机制,以保证从创新思路到成果产业化过程的顺利进行,体现科研人员新思路、新方法的价值。在促进中医药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同时,要建立医药结合、医药一体化、以药促医、中医中药同步发展的制约管理机制,为中医药科研现代化、中医药产业化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中医药理论产生于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其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这给中医药现代研究带来诸多困难,但中医药学必须走现代化的道路,这是国家科技兴国的大势所趋,中医药同仁必须集思广益,联合各相关学科的精英,广泛汲取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步实现中医药科研现代化、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