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9 21: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1 11:50
柳琴戏正面临"失宠"的困境。剧团普遍面临经济状况拮据、人才流失等问题,且戏曲创作与演出市场严重脱节,剧团设备陈旧,生存挑战加剧。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柳琴戏虽日益活跃,但在整体上仍处于保守封闭状态,面临思想解放不足、资源潜力未充分发挥的挑战。剧团设备落后,无法满足现代观众需求,导致演出效果不佳,特别是农村观众数量减少,演出成本高,形成“多演多赔,少演少赔,不演不赔”的怪圈,剧团生存危机凸显。
人才匮乏问题严重。戏曲不景气导致艺术院校戏曲专业取消,创作、表演人员转行,人才凋零。**下,人才断档,老艺人相继退休,传统剧目挖掘不足,精彩唱腔、表演艺术面临失传风险。在职人员年龄增长,后继乏人现象日益严重,剧团缺乏尖子演员、创作人才及懂艺术、善经营的管理人才。
资金投入不足是剧团普遍面临的问题。市级艺术表演团体多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历史欠账多,生存困难,影响院团良性发展。以临沂市柳琴剧团为例,每年按工资的百分之七十拨款,日常开支难以维持,更不用说排演新剧目,设备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困境,影响剧团发展。
此外,柳琴戏在创新方面存在局限。由于分布区域的局限性,柳琴戏在表演上程式化程度较低,声腔丰富度不足,缺乏固定的唱腔模式,这制约了剧团的创新发展,延缓了剧团的发展进程。
柳琴戏俗称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后腔等名称,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它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接壤地区。柳琴戏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以鲁南民间小调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一说是由江苏海州传播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