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9 09: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5 13:34
历史的巧合往往引人入胜。早在张恨水搬入砖塔胡同之前约二十年,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也曾在此居住。1912年5月,鲁迅因任职于教育部,首次来到北京,经历了多次搬迁。起初他住在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随后与家人搬至八道湾胡同的新宅。1923年,因与周作人兄弟关系恶化,鲁迅与朱安临时迁至砖塔胡同61号,住进了一个仅有二十多平方米的三间北房。
这个小院中,西面是朱安的卧室,东面是鲁迅母亲的房间,中间堂屋既是会客室也是用餐场所,摆着一张小八仙桌。晚上,鲁迅在此勤奋创作,木板床是他的床榻。与八道湾宽敞的环境相比,砖塔胡同的生活条件显得十分简陋,那时鲁迅正承受着“贫病交加、情绪低沉”的困扰。
尽管环境艰难,鲁迅在砖塔胡同的九个月里依然高效工作,校勘了《嵇康集》,编定了《中国小说史略》下卷,并创作了多部知名小说,如《祝福》、《在酒楼上》等。他还在寻找更适合的住所,最终于1924年迁往阜成门内西三条。
鲁迅的故居现今门牌号为84号,从胡同东口进入,道路直通,但院子在西北角拐向南,再转向西,位置易于识别。然而,多年变迁后,故居面貌大变,原本的院门被封,只留下一个小门,周边临时建筑的出现可能会使人错过。20世纪80年代初,鲁迅住过的北房已被拆除重建,院落风貌今非昔比。
尽管有谣传称鲁迅故居将被拆除,但西城区*已决定暂不拆除,并考虑依据历史照片进行原貌修复。北京市西城区作为文物保护集中区域,*承诺将保护包括名人故居在内的所有文保单位。鲁迅旧居作为重要的历史信息载体,其命运引起了广泛关注。
西城区*明确表示,砖塔胡同84号院并非文保单位,原建筑年代久远,翻建后无历史价值,因此计划拆除以实现规划绿地。然而,如何保护鲁迅旧址,是原貌复建还是其他方式,目前还在讨论中,但拆除现存建筑是必然的。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通常简称光的直线传播.它是几何光学的重要基础,利用它可以简明地解决成像问题.人眼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来确定物体或像的位置的.这是物理光学里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