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9 09: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9 15:19
在《孟子·离娄上》中,淳于髡提出了一个观点:"男女授受不亲,神情民?"孟子对此解释为:"这是礼教的规定。"这里的"授"指的是给予,"受"指接受,古代儒家强调男女之间不能直接亲手递接物品,这是一种对性别行为的约束,体现了儒家对男女界限的严格划分。
"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具体意味着男性和女性在行为举止上应保持适当距离,避免过于亲密。《礼记.曲礼》中详细规定了男女交往的礼仪,如不杂坐、不同施枷、不同巾栉,以及不亲手传递物品等。司马光的《涑水家仪》中进一步规定了家庭内部的男女分工和行为规范,如男子处理外事,女子负责内务,强调内外的界限分明。
明沈采的《千金记》中,侍奴将物品放在地上让客人自行取用,体现了这一传统观念在戏剧中的体现。而在汤显祖的《牡丹亭》中,尽管描绘了自由恋爱的元素,但礼教仍然对爱情有所束缚。而曹雪芹的《红楼梦》中,黛玉的诗句"良辰美酒奈何天"被宝钗抓住,反映出封建礼教对个人情感表达的严格限制,显示出其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源于儒家的礼教,是古代社会中对男女关系的一种规范,它不仅体现在物质交换上,更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个人行为和情感表达有着深远的约束作用。
古代交际礼俗。上古男女交际自由,进入宗法社会后,女性逐渐沦为男性的附庸。然直至西周时的中原地区,华夏民族仍多少保留原始氏族的遗风,仲春之月,男女自由相会,尽情欢娱。至战国时期,儒家经典规定的贵族家礼,强调男女隔离与疏远,严防非夫妇关系的两性有过多的接触,不允许女子与非自己丈夫的任何男子发生爱情与性关系。自宋代以后,士大夫之家,男女之分更为严格,将妇女囚禁于一个狭小的天地,不仅限制压抑和摧残了女性对理想异性的爱慕之情,而且扭曲她们的思想、感情与欲望,使其自觉变成封建道德力量的驯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