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9 12: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9 12:21
东北二人转的形成与地方色彩、独特艺术风格紧密相连,而“说口”则是其“唱、扮、说、舞”四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传统观念中,“说”即“说口”,这直接决定了二人转的艺术魅力和表演效果。建国后,随着二人转艺术的发展,“说口”逐渐突破了以往的局限,旦角也开始参与到这一环节中,使得表演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关于“说口”的种类与名称,尽管存在一些分歧,但在规范化的道路上已有诸多探讨与实践。
“说口”大致可分为人成口、零口、专口、脏口和新口等多种类型。其中,人成口、整口、平口、套子口、文明口等,通常指的是完整的故事或笑话,形成独立的篇章,包括但不限于讲故事、说相声、绕口令、对对联、破谜儿、说大实话、说玄话、说笑话、说颠倒话等。这些内容虽然与正戏无关,但往往穿插在演出中,作为调节气氛的独立小段。
胡胡腔二人转是其主要曲调之一,以节奏欢快、红火著称。旋律跳跃性大、高亢、豪放,常用于节目开头,用来交待故事的时间、地点、背景、环境以及主题。头板胡胡腔、二板胡胡腔、三板胡胡腔和快板胡胡腔等板腔,丰富多变,展现了东北二人转的独特音乐魅力。胡胡腔与南边道、大尾巴、对花、干板等变化形式,以及地域、流派的差异,共同构成了胡胡腔的多样性。
喇叭牌子,又名“车趟子”,是二人转常用曲调之一,分为4/4节拍的“喇叭牌子”、2/4节拍的“二流水喇叭牌子”和1/4节拍的“快板喇叭牌双”。其曲调喜庆明朗,节奏鲜明,旋律欢快,善于表现赶车、撑船、行路、攀山等活动,以及“观街景”、“路途篇”等场景,是典型的“车趟子”曲调。在二人转与评剧的演出中,喇叭牌子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各自发展与变化。
在东北二人转的舞蹈动作中,平蹬步步法、踮步步法、颤步步法、跺步步法等,都是演员们为了表现角色特点和情绪变化而精心设计的。平蹬步步法的交替前进,膝盖的屈伸与脚尖的翘起,展现出一种俏皮与活力;踮步步法则通过脚跟与脚掌的交替着地,适应身材矮小演员的表演需求;颤步步法在迈步时脚掌与小腿的上下颤动,增加了动作的趣味性与节奏感;跺步步法则通过全脚的顿促有力,为表演增添了力量与冲击力,特别是在长劲、提神或交换动作的场合,跺步步法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东北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盟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