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患者复阳谜局:有人不产生抗体病毒或慢性携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30 11:4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9 11:15
2月17日,徐嘉出院了,但同时也回到了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在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阴性后,她出院了。然而,出院前一天的第三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于是她在出院2个多小时后再次回到医院。截至3月10日10时,全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80924例,其中59982例已治愈出院。2月以来,国内多地出现患者出院后核酸检测复查呈阳性的现象。在江苏徐州,两位患者出院后受到小区居民的热烈欢迎,但两天后,他们的核酸检测复查为阳性,再度入院,小区也被封控。在天津,一名患者出院16天后复查阳性,再次入院,两次核酸均转为阴性,3天后出院。在广东,14%的出院患者出现“复阳”。
复阳的原因可能包括核酸检测误差引起的“假阴性”,患者体内病毒未完全清除,出院后免疫力下降等。有些患者始终无法产生抗体,导致多次“复阳”。专家表示,新冠病毒可能发展成慢性携带病毒,其致病性也会变弱。3月初发布的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增加了抗体检测,用于确诊和疑似病例排查。
徐嘉在1月22日出现不适,先是乏力、咳嗽,之后发热,去武汉天佑医院做了CT,显示右下肺少许感染。4天后复查,病情加重,变成双肺感染,部分呈磨玻璃样改变。她开始到医院排队输液、预约核酸检测。2月7日,因核酸检测阳性,她住进了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在方舱医院里,她看到病友们的情况逐渐好转,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住院后,她做了两次核酸检测,都是阴性。2月16日做了第三次。当天,主治医师和她视频面诊,说她两次核酸阴性、肺部炎症明显吸收,加上连续几天没有发烧,符合第五版诊疗方案中的出院标准。然而,2月17日,徐嘉被告知第三次核酸为阳性,要马上回医院。她的家人也因此受到影响,原本居家隔离,只差2天观察期满,因她这次短暂的出院,都被送到学校重新隔离14天。徐嘉自己也开始感觉不适,头晕乏力,高烧,几天后转到金银潭医院。3月5日,徐嘉第二次出院。这次,她没有回家,而是被送到一所学校的隔离点观察。
国内多地出现复阳现象后,第七版诊疗方案增加了抗体检测,用于确诊和疑似病例排查。多位一线医生建议将其纳入出院标准,以减少“复阳”。也有受访医生提议,对出院标准中的肺部影像指标进行量化,进一步减少误判。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表示,复阳患者没有再发生传染别人的现象。对新冠病毒的致病机理、疾病全貌和病程特点,还有待加深认识。
关于复阳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ICU主任李粤平表示,从技术上很难区分复阳患者体内是活病毒还是死病毒。然而,他们的密切接触者全是阴性。这说明,复阳患者暂未出现传染现象。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影像科主任徐海波及其团队对4名医护感染者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出院5到13天后核酸检测变为阳性;之后的4到5天内,做了3次核酸检测,都是阳性;换其他制造商的试剂盒再测一次,还是全部阳性。隔离期间,4人没有症状,肺部影像跟出院时一样,没和有呼吸道症状的人接触。其中3人出院后居家隔离,家属没被感染。由此,他认为,“一定比例的痊愈患者或许仍是病毒携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