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30 06: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5 22:18
在佛教经典中,真如被赋予多种名称和解释,如《成唯识论》卷九所述:“真如,即真实且无虚妄,如常不变,表示一切事物在其本质中始终如一。”经论中列出了众多名称,如《大般若经》中的“真如”、“法界”等十二种,以及《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的“真如”、“空性”等六种。《法华玄义》则列举了“实相”、“妙有”等十四种,展示了其丰富多元的内涵。
各宗派对真如的理解各有侧重。例如,中观派强调性空为真如,即诸法的实相是常住不动的。瑜伽行派则关注“法无我”和“圣智行”作为真如的核心。唯识学派以“唯识实性”为真如,认为这是超越一切识境的至高境界。《大乘起信论》则阐述真如为“一切法的内在本质,超越言说和心缘,平等无变,非有非无,是最高智慧的体现。”
不同经典对真如的分类也十分细致,如《解深密经》区分了流转真如、清净真如等七种,而《成唯识论》则细分了十种真如,如遍行真如、胜流真如等。《大乘起信论》则将真如分为离言真如与依言真如,以及空真如与不空真如。《华严经探玄记》更进一步提出了多元的真如分类,如一乘真如与三乘真如,别教真如与同教真如等。
总的来说,真如是佛教中一个核心概念,代表着事物的真实本质和终极真理,各派别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解和阐述,体现了佛教思想的深邃与多样性。
真如是个佛教术语。一般解释为不变的最高真理或本体。由于佛教各派解释不同,真如的分类也各异。例如《佛地经论》卷七举出一切法真如发挥法空无我、实性无颠倒性等教义,提出两种真如(生空无我、法空无我)、三种真如(善、不善、无记)乃至十种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