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中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00:5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2:37
本书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的作品,在此书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特别是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当时的中国农村状况。
本书初版于1947年,一共由14篇文章组成,本是其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土社会学”时的上课内容,辑录而成一书。其中每一篇文章分别从一个角度阐述了中国农村的社会构成、人的思想观念、社会状况及其形成的基础;也论述中国农村的血缘、地缘、家族、文字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每一篇文章在内容上都是相互衔接的,既展开了新的论述,又对前面提到的论点有了进一步的阐述。
本书虽为费孝通先生早期对中国乡村方方面面现象的思考,但至今仍不失为人们了解中国乡村的经典之作。
今天我们就来阅读《乡土本色》节选。
乡土本色(节选)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不提,将来再说。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