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都城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01:1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1:56
清代自努尔哈赤(即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直至清亡,先后建立的兴京、盛京和北京三处都城的统称。兴京1616~1621为后金都城。原名赫图阿拉,又作黑秃阿□、黑图阿拉或赫图阿□,皆为满语对音,意为“横岗”。故址在今辽宁省新宾县西老城村。万历四十四年(1616),努尔哈赤称帝,定赫图阿拉为都城。天命六年(1621),迁都于辽阳。天聪八年(1634),尊赫图阿拉为兴京。乾隆二十八年(1763),置兴京厅,移锦州府通判驻此。光绪三年(1877),移治兴京厅于新宾堡,改理事通判厅为抚民同知厅。宣统元年(1909),升为府,领通化、怀仁(今辽宁桓仁)、辑安(今吉林集安)、临江(今吉林浑江)四县。*初年,废府为县。盛京1625~1644为后金(清)都城,即今辽宁省沈阳市。明洪武二十年(1387),曾在此置沈阳中卫,属辽东都指挥使司管辖。天命六年三月,努尔哈赤占沈阳。四月,由兴京迁都辽阳,是为东京。十年又自辽阳迁都沈阳。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死,清太宗皇太极即位于此,扩建沈阳城并营建宫殿。天聪八年改沈阳为盛京。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定都北京,盛京改为留都。陆续设户、礼、兵、刑、工五部,各部设侍郎,置内大臣为总管,留守盛京。三年,改内大臣为镇守昂邦章京。康熙元年(1662),改镇守昂邦章京为镇守辽东等处地方将军。四年,改称镇守奉天等处地方将军。光绪三十三年
(1907)罢奉天将军,改设巡抚。北京1644~1911年为清朝都城。顺治元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清代仅在明代原有基础上加以修整,或变更部分建筑名称。京城分内城和外城。内城共九门:正南为正阳门,其东为崇文门,其西为宣武门;北之东为安定门,北之西为德胜门;东之北为东直门,东之南为朝阳门;西之北为西直门,西之南为阜成门。外城有七门:正南为永定门,其东为左安门,其西为右安门;东有广渠门,西有广安门(原为广宁门,道光时因避□宁讳改),其东西两隅分别为东、西便门。 皇城在内城中,共六门:正南为大清门(明为大明门,顺治元年改),大清门内为天安门(明为承天门,顺治八年改),天安门内为端门。端门东西各有阙左门和阙右门。皇宫在皇城中,称紫禁城。共六门:正南为午门,其东西为左、右掖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神武门。皇宫分外朝、内廷两部分。外朝将明代皇极、中极、建极三殿(明初为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嘉靖间改)更名为太和、中和、保和三殿。内廷则以乾清、交泰、坤宁三宫为主,其两翼为东六宫和西六宫(见彩图北京紫禁城全景)。辛亥*后,废帝溥仪仍居于紫禁城。1924年迁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1:56
你好!
清朝初期都城:在盛京,今辽宁沈阳。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顺治帝迁都京师,今北京。
-----------------------------------------------------------------------------------------------------------------
O(∩_∩)O哈哈~总之~~希望你会喜欢哦~~
❤求采纳❤求赞同
亲~ 我们答题也不容易呀~ 相信你一定能体谅我们的哦~ ❤所以还望及时采纳哦~
----------------来自团队【八千里路云和月】;By:忱龙为幸福奋斗
你的采纳,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分不在多❤但求采纳~~ O(∩_∩)O谢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1:57
盛京(沈阳),北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1:57
清朝时期的发展
清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清朝统治者统一蒙古诸部,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乾隆年间,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国的格局最终确定。极盛时期的清朝,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包括库页岛),南达南沙群岛。包括50多个民族,国家空前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