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6 22:0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09:00
冯培恩,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机械设计研究所所长和副校长。他在国内开创了工程机械CAD研究,专注于设计方法学、优化设计和工程机械设计的跨学科研究,贡献了广义优化设计理论和一系列创新设计方法。他的研究成果包括智能生成方案、柔性优化、分布式协同优化技术等,并建立了理解和概念设计的理论基础。他还在工程机械机器人领域取得突破,如液压挖掘机器人,曾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冯教授同时还担任多个国际学术组织的重要职务。
俞小莉,女,教授,博士生导师,拥有浙江大学的多学位。她的研究领域集中在车辆工程的热、机疲劳可靠性、热管理以及车用动力能源多元化。近五年来,她负责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多篇论文,现任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所长,多个学会的副理事长。
郝志勇,男,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具有丰富的内燃机现代设计理论和NVH方面的研究经验。他是ANVL发动机自主开发品牌的主要推动者,已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还在振动噪声控制、轻量化设计等前沿领域有所建树。
潘双夏,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注于产品创新开发理论和设计自动化技术研究,曾在国内外发表多篇论文,参与多个科研项目,成果显著。他担任中国挖掘机械研究会副秘书长及多个设计分会副理事长。
周晓军,教授,从事车辆工程、振动噪声控制、自动化等多个领域研究,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成果在国防和工业领域得到应用。他是多个学会的理事和专业委员会成员。
熊树生,工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新能源汽车的车用及多元化利用,是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学者,拥有多个学术职务和资格认证。
陈鹰,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涵盖深海机电集成技术和清洁能源汽车,曾参与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并因科研成果和教学贡献获得多项荣誉。
胡树根与王耘,两位副研究员,分别在模具设计制造技术和汽车现代制造技术领域有所专长,主要研究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汽车数字化设计等。
宋小文,副研究员,专注于汽车CAD/CAE辅助设计和复杂曲面优化设计,她的研究方向更侧重于产品创新设计。
许苍粟,副教授,专长于车辆动力学,是浙江大学机能学院车辆研究所的重要成员。
浙江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前身是成立于1955年的浙江大学汽车拖拉机专业,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为了扩大就业范围、有效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以及利于本科生宽口径的培养——本科生的专业名称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汽车工程方向);为了体现研究生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以及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生的专业名称为:车辆工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