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6 21:22
共0个回答
这首词是作者在端午之日忆念他苏州去姬的感梦之作。在词人的词集中有大量的作品主题都是怀念他一去、一死的苏、杭二妾。据杨铁夫《吴梦窗事迹考》断定,这首《踏莎行》就是为怀念苏州姬妾而作。赏析 这是首感梦词,而这与一般的感梦词又不完全一样,把梦中所见之人的容貌、服饰描摹得极其细腻逼...
踏莎行·润玉笼绡的介绍《踏莎行·润玉笼绡》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是一首端午节怀人感梦之作。词的上阕写梦境,句句写梦,却始终没有点破是梦。下阕写醒后的情思和愁闷,前两句写午梦方醒,揭出上片全为梦境,片末两句词笔再转,由梦中回到眼前,借写所见夜雨景致,暗抒从午梦初醒至夜雨洒落、晚风吹拂这段时间内...
踏莎行·润玉笼绡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在端午节回忆苏州心上人的梦境之作,不同于一般感梦词的朦胧,作者详尽描绘了梦境中的细节,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起句“润玉笼绡,檀樱倚扇”,通过细腻刻画玉肤、樱唇和脂粉香气,以及纱衣、罗扇与绣花圈饰,展示了人物的美丽。接着,“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两句,以...
踏莎行·润玉笼绡的作者简介吴文英(约1200-约1260)宋代词人。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州、杭州、越州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无锡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
《踏莎行 晚景》明 ·陈霆 赏析【作者简介】陈霆字声伯,浙江德清人。明弘治(孝宗朱祐樘年号)十五年进士及第,官刑科给 事中。博学多闻,工诗词、古文。著有《水南稿》、《渚山堂词话》等。【注释】①槎牙:错杂不齐貌。 鸢:俗称鹞鹰。②芙蓉老:荷花凋残。【评解】此词题为《晚景》,写景多运化前人诗词中成句,流转自然一...
踏莎行·润玉笼绡的创作背景这首词是作者在端午之日忆念他苏州去姬的感梦之作。在词人的词集中有大量的作品主题都是怀念他一去、一死的苏、杭二妾。据杨铁夫《吴梦窗事迹考》断定,这首《踏莎行》就是为怀念苏州姬妾而作。
檀樱倚扇的上一句檀樱倚扇的上一句是什么主要作品:《渡江云三犯》《风入松》《浣溪沙》《解连环》《解连环》等。主要成就:南宋著名朦胧词人。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檀樱倚扇”的详细介绍:一、《蹋莎行/踏莎行》的全文点此查看《蹋莎行/踏莎行》的详细内容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踏莎行·润玉笼绡词牌"踏莎行"这一词牌源自唐朝诗人韩翃的诗句"踏莎行草过春溪",其中"莎"的发音为suō。这个词调属于双调,总共有五十八个字,分为上下两片,每片各有五个句子,每句三个平仄韵。词的开头通常是四个四言句,且前人常常采用对偶的形式进行创作。另外,还有一种变体叫做《转调踏莎行》,它共有六十六字,...
“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是什么意思_出处及原文翻译_学习力...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的出处该句出自《踏莎行·润玉笼绡》,全诗如下:《踏莎行·润玉笼绡》吴文英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作者简介吴文英(约1200年...
踏莎行·润玉笼绡注释在古代诗词中,"润玉"一词常用来形容肌肤如玉般细腻滑润,唤起人们对美好容颜的遐想。"笼绡"则描绘了一种轻薄的纱衣,如同蝉翼般轻盈,衬托出女性的柔美与娇嫩。"檀樱"则特指那浅红色的樱桃小口,色泽娇艳,如同唐代罗隐诗中的牡丹,虽含蓄内敛,却难以抵挡其独特的魅力。"绣圈"则是指精致的绣花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