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6 22: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08:35
公元前575年,晋、楚两国在中原地区的重要战役——鄢陵之战拉开序幕。晋国经过鞍之战削弱了齐国的势力,与楚国的争霸形势渐趋紧张。在宋大夫华元的调解下,两国曾一度达成弭兵议和,但这只是双方暂时的休战,各自都在秘密筹备力量,以期新的争霸决战。
晋国利用楚国背弃盟约的时机,击败秦国,减轻了侧翼威胁,并巩固了与吴国的联盟,形成南北呼应的态势。而楚国不顾弭兵之盟,于周简王十年进攻郑、卫,迫使郑国倾向于楚。次年春天,郑国进攻宋国,宋军在勺陵被全歼,争霸的焦点转移到晋、楚两国是否保宋或保郑的抉择上。
尽管晋国内部存在矛盾,但晋厉公决定抓住时机,率军伐郑救宋,寻求与楚决战。四月,晋厉公通过战术调动,威胁郑军,集结多国军队于鄢陵。楚共王得知后,亲率大军援郑,编组左、中、右三军。五月,晋军渡过黄河,坚持决战,而楚军在郑成公的配合下,企图在诸侯援军到达前先发制人。
六月二十九日,战斗正式开始,楚军利用晨雾掩护进攻。晋军将领们各有主张,但厉公采纳了郤至和士匄的建议,放弃坚守待援,选择主动出击。晋军通过调整部署,巧妙地避开了劣势,最终在战场上占据主动。战局中,晋军利用楚军内部矛盾和军心动摇,展开两翼攻击,楚共王虽负伤,但主力尚存。战至夜晚,楚军见无取胜希望,选择撤退,晋军紧追不舍。
此战,楚国的决战策略失误,未能把握有利战机,而晋国灵活运用战术,显示出战术水平的提升。然而,晋军未能彻底击败楚军,显示出春秋时代的战争观念。战斗结束后,楚军虽败,但主力得以保全,而晋军则乘胜追击,最终楚共王率军撤退,子反因战败自杀。
周简王(?—前572),姬姓,名夷,周定王之子,东周第十位君王。前586年—前572年在位,在位十四年。周简王在位时,周天子权威已经荡然无存,故其本人也无要事可述。公元前572年九月姬夷病死,谥号为简王。死后葬处不明。其子姬泄心即位,是为周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