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分红没意义,那么拆分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6 02:5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9 06:48
金钱 · 逻辑 · 逆人性,屠夫问候各位晚上好。
一周一会的网格策略回顾,祝周末愉快。
今天来聊一个冷门话题:基金的拆分。
网格策略是震荡市里的大镰刀。
设置合理的买卖点位后,网格策略能在震荡横盘和震荡上行环境实现“高抛低吸”式波段操作。
结合条件单功能,网格策略可以实现自动化,全自动反复收割利润。
中国股市场内波动极大,此乃天时;
条件单可以自动化交易,此乃地利;
了解并且运用网格策略,此乃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齐备,我们只需躺平等钱入袋……
网格策略原理:在震荡市杀疯了的「网格策略」
领取网格策略:私信【】,加小助理即可领取
本周暂无操作。
前几天借着紫金陈老师的发帖,简单解释了一下「为什么指数基金分红没有意义」。
指数基金分红只是一种被动强制卖出,本身没有产生新收益,甚至会带来额外的摩擦成本 (场内分红后再买入)。
之前没提到的是,指数基金分红还有另一个功能:降低基金份额净值。(下面简称“基金净值”)
基金净值高不好吗?为什么要降低?
对于主动型基金来说,如果从不分红,基金净值就代表着“历史业绩”,自然是高一点更好。
但是指数基金没有这个需求:本来就是追踪指数,历史业绩再厉害,投资者看的也是指数本身。
而且,如果是场内指数基金,高净值反而会带来不便 ——
场内基金交易以“手”为单位,1手等于100份,这是最小买卖单位。
如果基金净值是1,那么最小买卖金额就是100元,看起来还行。
但是像黄金ETF这种净值5.x的品种,最小买卖金额就超过500。
就按净值5取整吧,这类基金,咱们交易起来就是500、1000、1500这样的金额。
买入200元?不行。
卖出20份 (100元)?也不行。(股票可以卖碎股,ETF不行)
半天候2024版实盘的债券选择了场外的7-10年国开债,部分原因就在于场内的30年国债ETF份额净值超过100,一手买卖上万元。(详见《器之章》)
如果整个组合的金额不超过50万,再平衡的时候会非常别扭……
对于场内指数基金来说,高份额净值提高了交易门槛,属于「流动性」劣势。
净值高了,流动性就弱了,这个道理基金公司也知道。
这种情况下,基金公司可能会选择拆分基金。
所谓“拆分基金”,是在基金净资产总值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基金份额。
最简单的方法是“一拆二”:原本1份的基金份额被拆成两份,基金净值就会减半。
举个例子:假设咱持有指数基金A,份额1000份,基金份额净值2元,持有总净值2000元。
基金公司觉得这基金净值高了,于是进行“一拆二”。
拆分之后,咱们持有的份额就会变成2000份,基金份额净值变成1元,持有总净值还是2000元。
拆分之前,一手200元,咱们只能200、400、600地买卖;
拆分之后,一手100元,咱们就能100、200、300地交易。
这只基金的交易门槛就降低了。
网格策略里就有拆分实例 ——
各位不妨看一下历史记录,两个ETF都发生过拆分。
一旦发生基金拆分,条件单的价格也要相应调整。
所以说,还是有专人维护和更新数据最省事呀……
就指数基金而言,「基金分红」和「基金拆分」恰好是一对镜像:
“看起来有用,实际上没用”的东西,最适合用在哪呢?
宣传。
更确切地说,最适合用来忽悠小白。
这么一个入门级知识,很多两三年经验的基民都不知道。(尽管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教材里都有)
听到实话,一些被忽悠的人反而会恼羞成怒:
僵固型思维的人,害怕已有认知被颠覆,非常在乎“面子”,拒绝成长。
成长型思维的人,比起面子更在乎“里子”,更关心自身是否得到成长。
面对新认知 ——
僵固型思维的人,更容易化身为“无能狂怒人”。
成长型思维的人,表现往往是“知耻而后勇”。
我更愿意和成长型思维的人同行。
有的人做自媒体是为了赚粉丝的钱,我·不·是。
他们做自媒体需要讨好粉丝,我·不·需·要。
屠夫更希望,关注「基业长红」的是我的同路人。
有些东西,我比大家稍微早一点知道,分享出来,大家一点就通;
有些东西,我也犯迷糊,大家摆数据盘逻辑,在讨论中拉我一把
—— 这才叫同路人。
显然,动不动威胁要拉黑的人,不是同路人。
而耐心看到这的你,相信会是。
与你共勉。
这周先到这,别忘了点个赞啊~
上周回顾: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