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6 15:1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6 16:39
《神农本草经》成书后,汉代末期一些医学名家在此基础上,补记药物功用,新添药物种类而辑成了《名医别录》,对药物的记述包括正名、别名、性味、有毒、无毒、主治、产地、采收时节等。它反映了人们对药物认识的增进。
《名医别录》开始有一些药用植物的形态描述。比如:记石脾,有“黑如大豆,有赤纹,色微黄而轻薄”;记木甘草,有“大叶如蛇状,四四相值,拆枝种之便生”等记述。对植物叶的营养繁殖情况作了初步的描述。
《名医别录》对植物药的鉴别也有些简单的记载。如钩吻“折之青烟出者名固活”等。本书一般都指明药物的主产地,如“蕙实,生鲁山”等。
《名医别录》记载的药用动植物的别名也比《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多,如贝母、沙参等。《神农本草经》只记有它们的一个别名,而《名医别录》则记有五六个别名。这些在古代生物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名医别录》之后的重要本草著作是南朝时期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陶弘景着手整理了《神农本草经》中的365种药物,又把《名医别录》中采用了的365种药物添上,编成了这部3卷收载药物730种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