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事务源码深度剖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6 17:4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18:24
源码环境设于 IntelliJ IDEA 版本 2022.2.2,且 Spring 框架版本为 5.2.x。在深入剖析 Spring 事务源码之前,建议读者先行掌握 AOP 原理,可参考“Spring 源码之 AOP 流程分析”文章以作铺垫。
Spring 框架的事务管理是其关键特性之一,主要通过 AOP 实现,允许开发者在方法执行前后定义操作,以确保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
Spring 提供了声明式事务管理及编程式事务管理两种方式。本文以声明式事务管理(注解方式)为例,深入探究 Spring 事务的源码,揭示其核心机制,以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Spring 事务管理。
下面,我们将从源码出发,逐步解析事务管理的具体实现过程。
在启用事务管理时,Spring 主要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首先,启用事务管理的注解 `@EnableTransactionManagement` 引入了 `TransactionManagementConfigurationSelector` 类,该类通过 `@Import` 注解导入相关配置。
在 `adviceMode` 默认设置为 `proxy` 的情况下,Spring 容器将添加 `AutoProxyRegistrar` 和 `ProxyTransactionManagementConfiguration` 类,以此解析配置并相应添加其他类。
在 `AutoProxyRegistrar` 中,进行类代理工作;`ProxyTransactionManagementConfiguration` 则负责创建代理对象。
在创建代理对象时,Spring 类似于 AOP 机制,在后续的后置处理器中找到增强器,并通过 `canApply` 方法判断类是否具有 `Transactional` 注解。
进一步地,`SpringTransactionAnnotationParser.isCandidateClass()` 方法用于判断类是否具有 `Transactional` 注解,以及方法是否有注解属性。若注解属性解析结果不为空,则表示该类及其方法需要被代理处理。
在获取到类注解信息后,会进一步获取其方法的注解属性,以确定哪些方法需要被代理处理。
代理对象生成后,调用 `insert` 方法,其实现了与 AOP 逻辑相似的 `DynamicAdvisedInterceptor`,事务处理流程不包含 `ExposeInvocationInterceptor`,直接调用 `TransactionInterceptor.invoke()` 方法,进而调用父类的 `invokeWithinTransaction` 方法。
事务执行流程清晰:创建事务、执行源方法、异常时回滚,正常执行则提交。
在 `createTransactionIfNecessary` 方法中,涉及 Spring 事务的核心特性——事务传播特性。
该方法直接调用 `tm.getTransaction(txAttr)`,进而执行 `startTransaction` 和 `doBegin` 方法,开启事务和连接。
在异常情况下,主要依据规则进行处理,判断是否执行回滚操作,回滚逻辑通过 `processRollback()` 方法实现。
正常情况下,事务提交流程涉及保存点处理、新事务处理,以及根据条件执行数据清除、线程资源解绑、重置连接自动提交、隔离级别、是否只读、释放连接等。
回滚后处理涉及清除线程同步状态、数据清除、线程资源解绑、重置连接自动提交、隔离级别、是否只读、释放连接等操作。
若存在挂起的事务,需恢复该事务,即恢复其属性设置。
在特定场景下,Spring 事务管理可能出现失效情况,需关注事务传播类型以避免此类问题。
关于 `@Configuration` 类的代理机制,本文通过代码实践揭示了其工作原理,发现 `@Configuration` 类通常会被动态代理,以优化对象的创建和使用。通过修改 `ConfigurationClassPostProcessor` 中的 `postProcessBeanFactory` 方法中的注释,可以观察到 `@Configuration` 类在不同情况下的代理行为。
总结全文,本文通过源码分析展示了 Spring 事务管理的实现细节,并通过实践探索了 `@Configuration` 类的代理机制,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理解 Spring 事务管理的途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18:30
源码环境设于 IntelliJ IDEA 版本 2022.2.2,且 Spring 框架版本为 5.2.x。在深入剖析 Spring 事务源码之前,建议读者先行掌握 AOP 原理,可参考“Spring 源码之 AOP 流程分析”文章以作铺垫。
Spring 框架的事务管理是其关键特性之一,主要通过 AOP 实现,允许开发者在方法执行前后定义操作,以确保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
Spring 提供了声明式事务管理及编程式事务管理两种方式。本文以声明式事务管理(注解方式)为例,深入探究 Spring 事务的源码,揭示其核心机制,以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Spring 事务管理。
下面,我们将从源码出发,逐步解析事务管理的具体实现过程。
在启用事务管理时,Spring 主要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首先,启用事务管理的注解 `@EnableTransactionManagement` 引入了 `TransactionManagementConfigurationSelector` 类,该类通过 `@Import` 注解导入相关配置。
在 `adviceMode` 默认设置为 `proxy` 的情况下,Spring 容器将添加 `AutoProxyRegistrar` 和 `ProxyTransactionManagementConfiguration` 类,以此解析配置并相应添加其他类。
在 `AutoProxyRegistrar` 中,进行类代理工作;`ProxyTransactionManagementConfiguration` 则负责创建代理对象。
在创建代理对象时,Spring 类似于 AOP 机制,在后续的后置处理器中找到增强器,并通过 `canApply` 方法判断类是否具有 `Transactional` 注解。
进一步地,`SpringTransactionAnnotationParser.isCandidateClass()` 方法用于判断类是否具有 `Transactional` 注解,以及方法是否有注解属性。若注解属性解析结果不为空,则表示该类及其方法需要被代理处理。
在获取到类注解信息后,会进一步获取其方法的注解属性,以确定哪些方法需要被代理处理。
代理对象生成后,调用 `insert` 方法,其实现了与 AOP 逻辑相似的 `DynamicAdvisedInterceptor`,事务处理流程不包含 `ExposeInvocationInterceptor`,直接调用 `TransactionInterceptor.invoke()` 方法,进而调用父类的 `invokeWithinTransaction` 方法。
事务执行流程清晰:创建事务、执行源方法、异常时回滚,正常执行则提交。
在 `createTransactionIfNecessary` 方法中,涉及 Spring 事务的核心特性——事务传播特性。
该方法直接调用 `tm.getTransaction(txAttr)`,进而执行 `startTransaction` 和 `doBegin` 方法,开启事务和连接。
在异常情况下,主要依据规则进行处理,判断是否执行回滚操作,回滚逻辑通过 `processRollback()` 方法实现。
正常情况下,事务提交流程涉及保存点处理、新事务处理,以及根据条件执行数据清除、线程资源解绑、重置连接自动提交、隔离级别、是否只读、释放连接等。
回滚后处理涉及清除线程同步状态、数据清除、线程资源解绑、重置连接自动提交、隔离级别、是否只读、释放连接等操作。
若存在挂起的事务,需恢复该事务,即恢复其属性设置。
在特定场景下,Spring 事务管理可能出现失效情况,需关注事务传播类型以避免此类问题。
关于 `@Configuration` 类的代理机制,本文通过代码实践揭示了其工作原理,发现 `@Configuration` 类通常会被动态代理,以优化对象的创建和使用。通过修改 `ConfigurationClassPostProcessor` 中的 `postProcessBeanFactory` 方法中的注释,可以观察到 `@Configuration` 类在不同情况下的代理行为。
总结全文,本文通过源码分析展示了 Spring 事务管理的实现细节,并通过实践探索了 `@Configuration` 类的代理机制,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理解 Spring 事务管理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