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说,“要亲贤臣,远小人”,贤臣是谁,小人指的又是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12:2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7 05:57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表面上看来,贤臣是好人,小人是坏人,亲近好人,远离坏人,国家自然兴盛。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贤臣与好人画等号,将小人与坏人等同。大汉末期,豪强阶层实际上掌握了国家的控制权。豪强阶层包括诸侯王、外戚、贵族、大臣、官僚、工商奴隶主等,他们既拥有政治力量又拥有经济实力,形成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阶层。豪强掌握话语权后,对皇帝的威胁不再是简单的经济或政治威胁,而是舆论上的威胁。豪强有了文化,能够引用经典批评皇帝,这让皇帝深感憋屈。
面对豪强的威胁,后汉皇帝无法直接打击他们,只能寻找支持。然而,社会上真正有文化、有能力的人多由豪强推荐,皇帝即便走出皇宫寻找人才,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在当时的背景下,知识的传播成本极高,普通家庭难以负担教育费用,知识的传播受限。东汉时期,虽然出现了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但印刷术尚未大规模应用,书籍复制主要依赖手抄,这进一步增加了知识传播的成本,使得普通人难以接受教育,与豪族的差距越拉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只能依靠身边的人,如太监和外戚。太监在豪族眼中地位低下,外戚则依靠与皇上的婚姻关系获得权力,但与豪族之间存在矛盾。东汉中后期,皇帝、外戚、宦官与世家大族之间的权力博弈导致了朝政格局的形成。其中,宦官和外戚被认为是“小人”,这一看法更多是出于世家大族对自身权力的维护与对皇帝集权的努力。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的“亲贤臣,远小人”并非简单地指人品好坏,而是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下的权力关系。在豪强势力的背景下,皇帝为了确保支持,不得不选择那些完全依赖于自己的身份地位的人,这些人在忠诚方面或许不足,但在政治博弈中成为皇帝的重要依靠。这种情况下,“贤臣”与“小人”的界定更多是基于政治需要而非道德评价。东汉中后期的皇帝虽然在历史上被描述为昏君,但他们在权力斗争中展现的策略和手段,实际上是在平衡各种势力,以确保自身权力的稳固。因此,对于贤臣的定义和评价,应当深入历史背景,而不仅仅局限于道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