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1天前
共0个回答
一种观点认为,公共财政的提出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具体表现为:一是与资源配置方式转变相适应;二是与政府职能转变相适应;三是与宏观经济调控模式转变相适应;四是与财政运行模式的转变相适应,以支持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第二种观点强调,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基本模式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这...
公共财政理论的中国研究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体系的问题,自1998年提出以来,(1998年12月15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召开,明确提出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决策层做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决定:构建中国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代表中共中央明确提出“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马国贤研究成果马国贤的研究成果丰富,涵盖多个领域。他的专著包括《中国公共支出与预算政策》(2001年)和《政府经济学》(1995年),这两本书为公共财政理论提供了深入的见解。在教材方面,他编著了《预算会计》(2003年5月,财政部统编教材)和《财政学原理》(1998年),为教育界的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实用的教学资源。作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的组织机构王绍飞先生的《财政学新论》和《改革财政学》是“剩余产品决定论”的代表作;何振一先生的《理论财政学》是“社会共同需要论”的代表作。高培勇教授在公共财政理论、国债理论、中国财税改革上有深入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共和国财税60年》、《国债运行机制研究》等。代表性著作还包括杨之刚研究员的《公共财政学:理论与...
公共财政理论前沿专题作者简介刘立,1962年7月出生,女性,拥有教授职称,并担任硕士生导师。自1986年7月起,她在西北大学投身于政治经济学和财政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她专注于我国财政税收领域的现实热点问题,已出版了8部学术著作,发表超过40篇学术论文,并主持完成了10项研究课题。她的研究成果被政府相关部门积极采纳。朱...
基于公共财政理论的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现状目前,科技成果转化关于财政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财政政策的制定上。学者们从财政税收、财政支出、国家采购几个方面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财政税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现状 许多学者认为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缺乏激励机制,难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刘溶沧(2000)认为我国现行的企业所...
刘尚希主要成果刘尚希在学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的研究著作广泛涉及收入分配、公共政策、财政理论与实践等多个领域。1992年,他的《收入分配循环论》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首次提出了收入分配循环理论。作为主编,他参与了《中国公共政策的热点与难点》和《公共收入》的编撰,分别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在1992年和...
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指标体系研究内容简介本研究由中国顶级公共财政领域的权威专家主导,众多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旨在探索构建一套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独具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指标体系。该书从理论层面深入剖析,对公共财政的理论框架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同时,从实践操作角度进行了务实的探讨,为我国构建一套实用且具有指导意义的公共财政指标体系奠定了坚实...
理查德·阿贝尔·马斯格雷夫的贡献马斯格雷夫在 1939年在“经济学季刊”发表了论文《财政自愿交换论》。后来,保罗·萨谬尔森将他的这一研究成果从实证理论转换成为了规范理论,并在1954年发表了著名的论文《公共支出的纯理论》,分析了“公共物品”的定义,并因此在1970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因此,有人认为马斯格雷夫应该分享诺贝尔经济...
理查德·阿贝尔·马斯格雷夫Richard A. Musgrave经济学家理查德·阿贝尔·马斯格雷夫,当代公共财政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终身教授,于上周一在圣克鲁兹医院逝世,享年96岁。马斯格雷夫教授的著作《公共财政理论:公共经济研究》(1958年出版)被普遍视为该领域的开创性著作,被誉为权威之作。经济学家马克斯·萨维奇在华盛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