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30 19: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3 10:30
诉讼时效是可以中断的,但与导致中止的情形一样,只有是出现了《民法典》之中规定的法律情形,诉讼时效才会中断。这些法定情形包括纠纷关系中的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向*起诉等。一、诉讼时效是可以中断的吗?
诉讼时效是可以中断的,但只有是出现以下法定情形之后时效才会中断: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诉讼时效是可变期间,可以发生中断、中止、延长。民法总则中规定的普通的诉讼时效是3年,若出现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与提出诉讼或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会发生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或者有关程序终结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二、诉讼时效的特征
1、诉讼时效属于法律事实。就时效对民事法律关系的效果而言,时效能导致权利的消灭,应属法律事实。时效的期间经过不受当事人意志的控制,就此而言,时效属于事件。
2、诉讼时效属于强制期间。诉讼时效期间由法律强行规定,当事人不得约定更改或预先抛弃,所以时效期间属法定期间。
3、诉讼时效的效果是期间与事实的结合。诉讼时效期间须与一定的事实状态结合才发生一定的效果,亦即无一定事实状态与之结合,无时效效果的存在。故时效法律效果的发生须与一定事实状态并存而构成法律要件,就此而言,时效又属法律要件。
4、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法律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不同类型的权利规定了不同法定期间,如适用于支配型权利的取得时效,适用于形成权的除斥期间,适用于知识产权的期间等,而适用于请求权的就是诉讼时效。请求权须义务人给付才能实现,如请求权人长时间不行使权利,使法律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诉讼时效就有督促请求权人及时行使权利的功能。
诉讼时效是可以中断的,但是若纠纷案件发生到法定导致时效中断情形出现时止,已经届满20年,那么诉讼时效将不会再中断。若可以导致时效中断,那么自中断时起,诉讼时效会重新开始计算。当然诉讼时效具体是否可以中断,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需要结合法律的规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