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eans算法、K-means++算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09:0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1 23:03
在数学建模竞赛中,为了处理特征相关性高的问题,你打算使用K-means和K-means++算法进行特征聚类。选定的数据集来自“华为杯”竞赛的D题,特征数量为20个。K-means算法需要预先指定类别数k,如k=4,通过计算每个数据点到预设质心(初始选择或K-means++改进)的距离进行分类。然而,K-means的初始质心选择对其结果有显著影响,K-means++通过考虑样本点与现有质心的距离进行改进,以提高聚类的稳定性。
以下是两种方法的实施步骤:
- 使用K-means算法:
1. 导入数据,选择k=4个随机特征作为初始质心。
2. 迭代计算每个数据点与质心的距离,归属最近的类别。
- 使用K-means++:
1. 改进初始化,优先选择距离已选质心较远的样本点作为新质心。
2. 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如标准化到0-1范围,以观察单个变量的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你运行了五次,结果可能会有所差异,但这是算法的正常现象。为了更好地理解变量间的关系,你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并在k=3时观察了结果。
通过这些步骤,你能够更好地分析特征之间的关联性,为后续的建模提供更有意义的特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