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卖炭翁》中"半匹红纱一丈绫"究竟值多少钱?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08:4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23:05
白居易的名篇《卖炭翁》中的“半匹红纱一丈绫”,究竟价值几何?这背后隐藏的不仅仅是丝织品的价格,更是一幅唐代社会生活的缩影。
在那个年代,红纱作为普通丝织品,一匹约值两百文,半匹则约一百文。而绫,作为高级丝织品,一丈的价格在四百文左右,相当于普通纱的两到三倍。据元稹的公文《为河南百姓诉车》记载,当时绢一匹估价七百文,绫一匹则可能高达八百文。这表明,一丈绫的价值已经相当可观,接近普通家庭一车炭(估价一千五百文)的两倍。
白居易在《缭绫》一诗中,对绫的精美和织造工艺赞叹有加,诗中提到的“昭阳舞人”春衣一对价值千金,这进一步凸显了绫的珍贵。一丈绫作为昭阳宫中舞者所穿衣物的组成部分,其价值自然不菲。
然而,宫市制度的存在,使得像“半匹红纱一丈绫”这样的普通百姓物品,在宫中却被赋予了不公的价格。据吐鲁番大谷文书记载,天宝年间,普通炭的价格大约在1.5文到3文之间,而白居易笔下的炭车价值千余斤,这无疑是被过分压榨的写照。
尽管白居易的诗作可能有所加工,但它并非凭空捏造,而是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映。韩愈的《顺宗实录·宫市》中记录的农夫被太监强买柴火,甚至还要索取额外费用的故事,正是宫市制度下底层人民悲惨遭遇的生动写照。
相比之下,《琵琶行》中的红绡,虽然在诗中被形容为“不知数”,但其价值之高,与《卖炭翁》中的炭价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不仅揭示了社会贫富差距,也让人感叹音乐的魅力,歌女的才华或许能换来常人难以想象的财富。
这些历史细节,让我们看到《卖炭翁》中的“半匹红纱一丈绫”所承载的不仅是价格,更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反映,它揭示了权力与贫弱的冲突,以及诗人对底层人民命运的深深同情。透过诗篇,我们不禁为那个时代的不公而悲愤,也为诗人的敏锐洞察和人文关怀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