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30 17:2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19:31
乌拉特,这个蒙古族的部落名称,其含义源自蒙古语,意为"匠人"。这个地区以其广袤的地域和优质的草质而闻名,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理想的放牧地。据史*载和考古发掘,乌拉特后旗的人类祖先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在战国时期,这片土地就已经成为了匈奴的重要牧地。
清朝顺治五年(1648年),清朝*将这片广阔的牧地赐予乌拉特三公旗,即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它们隶属于当时的乌兰察布盟。自那时起,乌拉特部落从呼伦贝尔迁移至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变革,直到1970年后,乌拉特后旗的现代边界才得以确定。
目前,全旗的人口总数为5.3万人,以蒙古族为主,但汉族居民占多数,同时还有回族、满族、达翰尔族和藏族等多元民族共同居住。1952年,这里设立了乌拉特中后联合旗,到了1970年,改名为潮格旗,直至1981年最终定名为我们今天所知的乌拉特后旗。
乌拉特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东经107o05'06",北纬41o06'46",属巴彦淖尔市管辖,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少数民族边境旗县之一。北于蒙古国接壤,南距巴彦淖尔市所在地临河区50公里。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195.25公里,共有人口6.1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的少数民族边境旗。现辖2个苏木、3个镇、51个嘎查村,旗府所在地巴音宝力格镇,是全旗*、经济、文化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