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30 22: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4 18:42
区域性货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基于货币一体化理论,这一理论由经济学家蒙代尔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他的“最适度货币区”理论主张,为了充分发挥浮动汇率的优势,各国应放弃独立的货币制度,转向区域性的货币体系。这个“区域”定义为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商品、劳动力和资本),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协调的国家组成的货币区。在这个货币区,成员通过协调的货币、财政和汇率*,旨在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区域货币制度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初期,成员国保持本国货币,但成员国间实行固定汇率和自由兑换,国际储备由各国管理,各自独立处理国际收支和财政货币*。随着制度的深化,进入较高阶段,区域内采用单一货币,设立*银行统一发行货币和制定*,监督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为成员国提供融资,并处理共同决定的金融事务。成员国的国际收支和货币*进一步整合,资本市场和货币*实现统一。
这种货币制度往往与区域内的经济一致性及货币联盟*相匹配。例如,20世纪60年代以后,一些欠发达国家开始建立货币联盟,通过**银行发行共同货币和制定统一*。70年代末,欧洲开始了其货币一体化进程。目前,非洲、东加勒比海地区和欧洲的部分国家如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联盟、东加勒比海货币制度以及欧洲货币联盟,都实践了这一制度形式。
区域性货币制度指在一定区域国家经济联盟和货币联盟的基础上,由某个区域内的有关国家协商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银行来发行与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的制度。目前区域性货币制度主要有西非货币联盟制度、中非货币联盟制度、东加勒比海货币制度、欧洲货币联盟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