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14: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22:03
佛子岭水库流域纪实展示了这座水利工程对周边地区环境、经济、社会的深刻影响。
库区淹没前,地势多变,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然而,建库蓄水后,淹没面积达23.84平方千米(2.384万公顷),拆迁房屋6048间,迁移村民9148人,导致周边人口增加,耕地减少,资源枯竭,移民生活困难。当地政府通过调整人口布局,外迁部分人口并给予生活补助,解决了移民安置问题。
库区治理移民搬迁后,面临着人口多、耕地少、山场空、经济基础薄弱等挑战。交通不便和信息不畅,使这里成为全县最贫困地区。4439户贫困户,占库区总人口的60%,其中90%的特困户收入低于150元。为解决这一问题,库区实行封山育林,有效减轻了水土流失,森林覆盖率由26%提升至70.5%,涵养了丰富的水资源,每年每亩森林可增值20-30元。扶持了4876户贫困户,人均增收89元,移民生活得到改善,库区经济得到发展。
佛子岭水库建于1964年,成为防洪、灌溉、发电的重要设施。在历史洪涝灾害中,水库多次拦截洪水,保护下游85个乡镇、93万人口和80万亩(5.3万公顷)良田免受洪水灾害。自建成至2005年,水库共拦截大小洪水212次,1954年首次拦蓄特大洪水,消除了下游水灾。1969年,水库在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后,通过调蓄下泄最大流量5510立方米每秒,削减洪峰55%,保住了下游霍山县城。1999年洪水,水库再次发挥重要作用,削减洪峰51%,减轻了对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为了提高防洪标准,2005年国家在佛子岭水库上游开工兴建白莲崖水库,预计防洪能力可由1000年一遇提高到5000年一遇。佛子岭水库为淠河灌区提供了稳定水源,总面积6000平方千米,三座大型水库(佛、磨、响)共同为灌溉提供支持,其中佛子岭水库承担灌溉面积超过220万亩(14.6万公顷)。下游受益范围包括霍山县、六安市、寿县、肥西县、长丰县、合肥市等,累计灌溉良田300多万亩(20多万公顷),耕地15967亩(1064.5公顷),年均提供灌溉用水11亿立方米,对农田稳产高产发挥巨大作用。
佛子岭水库还具有发电、供水的双重功能,累计发电62.3亿千瓦时(含磨子潭),无偿提供城市生活用水11.2亿立方米(1986-2003年)。库区开辟了两条航线,定时定班进行客运货运,促进周边村镇的交流。利用水库水深面大的特点,发展天然养鱼和网箱养鱼,库区可养殖水面约0.16万公顷,实际养鱼面积0.08万公顷,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增加了综合效益。
库区生态环境优美,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达77.3%,以落叶阔叶林和少量常绿阔叶混交林为主,珍稀树种有30多种,如红豆杉、领春木、银鹊树等。库区内还保护着一些珍稀动物,如娃娃鱼、灵猫、麝(国家保护动物)。库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风景独特,被誉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是安徽省重要的旅游景区之一。
佛子岭水库建设50年来,接待了来自国内外的众多游客,累计接待人数超过万人次,创造了旅游收入。为确保大坝安全,提高防洪标准,消除安全隐患,国家先后三次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确保了水库的长期安全运行。
佛子岭水库是 中国淮河流域的大型山谷水库,在安徽省西部霍山县南17公里的淠河上游。淠河发源于大别山区,是淮河的主要支流之一。山区降水丰沛,夏、秋山洪不易宣洩,常常氾滥。山水涌到下游正阳关入淮,淮河干流也受到极大威胁。1952年1月开始修建,1954年10月完工。水库拦河坝长510公尺,高70多公尺,是混凝土连拱坝,可防较强烈的地震。坝有洩水闸门8道,灌溉闸门2道;并设有水力发电站,装机容量31,000瓩,年发电量9,350万度,所发电力主要输送到六安、合肥等城市。水库集水面积约1,840平方公里,可以拦蓄5亿立方公尺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