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15:4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3 18:12
沈尹默的人物评价,可以从陈独秀的一番话中窥见一二。陈独秀在一次与沈尹默的交谈中,直言不讳地指出他的诗虽好,但字迹"其俗在骨"。这番评价对于沈尹默来说,犹如良药苦口,因为陈独秀点出了他受黄自元风格影响过深,且喜好使用长锋羊毫,导致字迹拖沓,不够精致。
沈尹默并未因此而恼怒,反而深感陈的批评是"药石之言"。他决定以此为契机,痛下决心改正错误。每天清晨,沈尹默坚持指实掌虚,腕平肘起,以方尺大毛边纸临摹汉碑,每张纸只写一个大字,淡墨书写,完成后即弃之。如此反复,直到完成一百张,然后再以写过的纸练习行草,这种持之以恒的态度持续了两年多。
陈独秀的犀利评价,反映了他对沈尹默书法技艺的严格要求,而沈尹默的接纳和改正,展示了他作为学者大家的谦逊与求进精神。这种敢于面对批评、勇于改过的态度,无疑提升了沈尹默的艺术造诣和个人魅力。
沈尹默,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人,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和校长、辅仁大学教授。1949年后历任*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等职务。以书法闻名,*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右任)”之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吴玉如)”之说。著名文学家徐平羽先生,谓沈老之书法艺术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已故全国文物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教授,认为:“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已故台北师大教授,国文研究所所长林尹先生赞沈老书法“米元章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