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理论阐述理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10:2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2 03:29
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他把人的多种多样的需要归纳为五大类,并按照它们发生的先后次序分为五个等级。需要层次论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需要,是推动人们行为的最强大动力。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依次产生。尊重的需要包括受人尊重与自我尊重两方面。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力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层次是按照三条原则加以安排的。首先,人类基本的需要必先得到满足,然后才会进一步追求较高层次需要与满足。其次,人类需要与个体生长发展密切相关。最后,人类需要的高低与个体生存有关。一个理想的社会,除了应该满足人们的基本的生理需要外,还要使人们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并鼓励个人去追求自我实现。
需要层次理论的三个关键点在于需要的普遍性、层次性与主导性。每个人都有需要,这些需要都包含在马斯洛所概括的生理、安全、友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类需要之中。管理者如果能洞察员工的需要,把组织的目标和员工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激发起员工的积极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随着心理的发展,员工的需要强度发生变化,低一层次需要基本满足后,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就逐渐削弱以至消失,此时高一层次的需要就变为优势需要。高层次的需要实现难度大,其激励作用也大。人们为了自我实现,往往百折不挠、前赴后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管理人员如果掌握这一原理,在尽可能满足员工低层次需要的前提下创造出良好的组织氛围,强化员工高层次需要的强度,使员工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为实现组织的宏伟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