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16:2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7 14:3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工程师展现了非凡的创新精神。50年代,佛子岭水库大坝的建设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是由中国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连拱坝,汪胡桢作为主持者,其贡献被国内水工界视为奇迹。
1950年,汪胡桢作为治淮委员会委员,参与制定了“治淮方略”,并在周恩来总理的支持下,他带领团队在困难重重的条件下,决定采用连拱坝,尽管这种坝型在国内尚属首次,且面临器材短缺和技术复杂等问题。汪胡桢凭借他的远见和专业知识,最终说服了专家和领导,佛子岭水库的连拱坝设计得以实施。
施工过程中,汪胡桢解决了诸多技术难题,他设计的砂箱半圆拱滑升钢模壳和流水作业程序,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为确保连拱坝的质量,他还进行了混凝土配方的改良,奠定了高质量连拱坝的科学基础。经过三年奋战,佛子岭水库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的第一座连拱坝,其坚固耐久的性能得到验证。
除了佛子岭,汪胡桢还参与了三门峡水库的建设,尽管他建议自行设计,但最终仍以总工程师的身份全身心投入。在施工过程中,他坚持实事求是,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如采用拦石桩代替预建闸墩,采用不同标号混凝土等,这些都体现了他的技术实力和自力更生精神。
汪胡桢的贡献不仅限于连拱坝,他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为中国的水利工程技术在国际上赢得了威望,他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为后来的筑坝工程提供了启示和挑战。
汪胡桢,水利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连拱坝——佛子岭水库大坝,促进了我国坝工技术的发展。还主持了治理黄河的第一项枢纽工程—一三门峡水库的建设。在教育上学风严谨,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几代水利人才;在学术上不断探索进取,主编和编写了《中国工程师手册》等大型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