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3:5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13:28
五河民歌,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民间音乐)的瑰宝,成功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批准文号为国发〔2008〕19号,批准时间为2008年6月7日,标志着这一艺术形式得到了国家级的肯定与保护。
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拥有独一无二的编号——Ⅱ-76,其序列号为575,彰显了其在传统音乐类别中的重要地位。五河民歌的申报单位为安徽省五河县,显示了地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
五河民歌以其独特的旋律、丰富的歌词和深邃的文化内涵,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情感表达。从农耕生活的朴素情感到民俗节日的欢乐氛围,五河民歌以它独有的方式,讲述着人类生活的多样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作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河民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它跨越时间的长河,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视角和艺术体验。
在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五河民歌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更需要通过教育、演出、研究等多种方式,让这一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命力,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五河民歌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仅代表着国家对这一文化形式的高度重视,更体现了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承诺。通过不断的努力与创新,五河民歌将得以传承与发展,为中华文化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河民歌,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传于安徽省五河县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有劳动号子、秧歌(田歌)和小调三大类,其中以小调类的民歌最多,也最具有特色。五河民歌的表现以演唱和白口为主,兼有独唱、对唱、说唱、小演唱等表演方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典型代表之一。对于丰富和完善我国民歌宝库和我国音乐史的研究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