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并不是“无条件投降”,而是提出一个条件,不答应就死战不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5:3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02:26
大家都知道,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以广播录音的方式,向日本全体国民宣布投降。长久以来,关于日本投降前面总有“无条件投降”五个字,这可不是随意加上的,是有讲究的,甚至可以说是大有学问的。
所谓的“无条件投降”,英文是Unconditional Surrender,意思是说两方在作战结束时战败的一方允许战胜方完全控制其政治和社会,对其中的事务进行任何处理。二战日本凶残,盟军印象深刻,甚至在美军接近攻入日本本土时,日本还叫嚣“一亿国民玉碎”计划,誓与美军决一死战。
正因此,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其实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保留天皇。1944年春夏之交,日本鼓吹的“绝对国防圈”被盟军摧毁,东条英机内阁倒台。继任的小矶国昭组阁后,仅支撑8个月便辞职。
1945年4月,铃木贯太郎出任内阁首相,组阁不久传来惊人消息,“希特勒在地堡中自杀,德国投降。”所有日本高层都清楚,战争败局已定,尽管君军国分子不愿意接受这一点。7月26日,中美英三国签署《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次日上午10点,日本内阁举行会议,讨论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迫于以陆军大臣阿南为首的军方人士压力,会议无疾而终。铃木贯太郎在会见记者时公开表示:“我认为三国公告重申了开罗会议精神。 *** 并不认为它有什么价值,因此予以‘黙杀’。我们将朝着继续进行这场战争的方向迈进。”
随后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苏联出兵,日本投降。事实上,早在德国投降时,日本高层已经着手投降事宜,首要考虑问题就是如何保留天皇制,或者说裕仁天皇考虑如何逃脱战争罪行。
这个时候美国有了不同的想法,当苏军参战后,日本通过中立国瑞士向中美苏应英照会,表示准备接受《波茨坦公告》,但附带一项条件:上述公告并不包含有损天皇陛下为最高统治者的权利的任何要求。
收到日本照会后,美国很快作出回应,杜鲁门回了一份答复草稿。其中有句话非常暧昧,“从投降时刻起,日皇和日本 *** 统治国家的权力即须听从盟国最高统帅之命令,以便采取他认为适宜于执行投降条款的步骤。”
这是变相承认日本天皇制,并为接下来裕仁天皇逃过审判提供了依据。由于很多机密文件没有解密,如今我们很难猜测杜鲁门和裕仁之间究竟达成了什么条件,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收到美国照会后,裕仁着手准备投降《终战诏书》。
东京审判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韦伯在回答记者采访时说:“使天皇免于受到审判,毫无疑问完全是基于对盟国最有利的考虑而作出的决定。”综上所述,日本并不是“无条件投降”,而是“有条件”,最大的条件就是保留天皇。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历史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