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在什么情况下要做人工关节置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0:3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2 08:37
老年人年纪一大,难免都有关节退化性病变。还有就是一些疾病,例如肥胖、关节先天性异常、劳损、创伤、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也是会导致老年人关节的疼痛的,老年人关节问题直接影响到身体健康问题,那么老年人在什么情况下要做人工关节置换呢?
对此,“原则上,老年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应以减少关节负重和大幅度活动为主,以延缓病变进程,但是如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兼之关节坏死,在全身能耐受手术的条件下,建议患者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这是目前公认的消除疼痛、矫正畸形、改善功能最有效的方法。”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主要目的是缓解患者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目前我国每年膝髋关节置换手术约有20万台,且数量每年都在上升,可以说,关节置换术经过几十年的临床验证,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最近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的成功率已经超过90%,更有80%以上的患者可以正常使用植入的假体长达20年以上,甚至伴随其终生。
在选择手术医院上,由于我国目前整体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水平分布不均,且手术涉及假体选择等环节,患者去此类具有手术经验丰富的大型三甲医院进行。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磨碎碎屑导致的假体松动、脱位会导致患者必须进行二次翻修,因此,手术操作技术、围手术期的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肺栓塞及深静脉血栓的预防都至关重要。
别让静脉血栓“无声息”地把“孝心”变成“伤心”
要获得关节置换手术完全成功的健康恢复,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抗凝治疗是医生和患者及家属皆需关注的一个关键方面。术后患者如不接受抗凝剂治疗,40-60%的患者会在术后7-14天内发生深静脉血栓,约10-30%的患者会发生易引起肺栓塞的近端DVT。肺栓塞症状隐匿,患者往往从毫无症状到突然死亡。对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应进行有效预防,其中药物预防是主要措施,它可以减少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风险,有效提升此类手术的安全性。
术后抗凝预防的出血现象很难避免。在抗凝药的选择上,应当权衡风险与获益的平衡。目前根据NCCP9指南,术后首次抗凝应该在12个小时和24小时之间,太早进行抗凝有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医生应该在不增加出血风险且血药浓度有效平稳的基础上选择抗凝药物。
除此之外,老年患者还应该注意以下护理要点:
-术后2周内不要弯腰捡地上的东西,不要突然转身或伸手去取身后的物品;
-术后第一个月内坐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导致关节水肿,不宜坐过低的椅子,鼓励适量行走及功能性训练;
-淋浴有一定的危险,故可坐一个高凳子,喷头为可移动的手持喷头,并准备一个带长柄的沐浴海绵以便能触到下肢和足;
-穿脱鞋袜请别人帮忙或使用鞋拔子,选择不系带的松紧鞋、宽松裤。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老年人在什么情况下要做人工关节置换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老人更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