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20:41
共1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11-08 23:34
1、大面积连片种植玉米诱集带利用棉铃虫喜欢在玉米上栖息、产卵的习性,在棉田四周种植玉米诱集带,可有效减少棉田落卵量,并通过适时药物防治,可有效杀死虫卵,压低虫口密度。或在棉田中按8行:1行种植玉米,3米-5米种一穴,每穴2株-3株,每亩100穴。使玉米抽雄与棉花现蕾相一致。玉米株诱集棉铃虫成虫及卵,便于及时捕蛾灭卵。
2、杨树枝把诱杀成虫:利用棉铃虫成虫对杨树枝叶的趋性,插把诱蛾人工捕杀是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综防措施之一,可降低孵化率达20%左右。
3、人工捉虫采卵:经过药剂防治后残留下来的高龄幼虫,不仅抗药性强,且大多数已蛀入花、棉铃中,再用药已很难奏效,特别是三四代棉铃虫钻蛀性强,药剂很难彻底清除。因此,化学防治后结合整枝打权进行人工捕捉大龄幼虫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在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工作中,可根据棉花长势,合理整枝打权,彻底摘除无效花蕾,清除无果枝,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可大大压低田间卵量和虫量。通过人工捉虫采卵可降低残留虫率28%-35%。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13 06:30
棉铃虫俗称钻心虫,不仅为害棉花、玉米等,也可为害茄果类(特别是番茄)等蔬菜作物,是番茄栽培上的一种主要害虫。棉铃虫主要为害形式是蛀果,刚孵化出的棉铃虫幼虫最先为害番茄嫩叶、茎及芽,稍大的幼虫即蛀入果实。幼虫一般在尚未成熟的果实肩部钻洞入内,在蛀食果肉后,将粪便排出洞外。幼果常被吃空或引起腐烂而脱落;成果虽然只被吃食部分果肉,但因蛀孔常在蒂部,雨水、病菌容易侵入,从而引起腐烂、脱落,造成严重减产。
棉铃虫以蛹在土壤中越冬,一年中发生的代数自北而南逐渐增加。在4月中旬前后,蛹开始羽化,并于4月下旬开始产卵。据观察,大约有90%~95%的卵产于植株顶尖至第四复叶的嫩梢、嫩叶、萼片及茎基上,每一雌成虫可产卵100~200枚,高者甚至达1000枚。在15~30℃的气温下,卵经一定时间孵化形成幼虫。幼虫共分6龄,初孵化出的幼虫只能啃食嫩叶尖及花蕾,进入3龄幼虫后即开始食害果实,并以幼果为主,到4~5龄幼虫时,转食频繁,一般可蛀食3~5果,高者达8~10果,到6龄幼虫时,转食能力减弱,并喜食成熟果和嫩叶。
棉铃虫属于喜温喜湿性害虫,成虫产卵适温在23℃以上,幼虫的发育以25~28℃及相对湿度75%~90%最为适宜。当月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0%时为害严重。但在雨水过多的情况下,土壤板结,不利于幼虫入土成蛹,蛹的死亡率也会增加,而且大雨可冲掉虫卵,从而对棉铃虫的为害有抑制作用。因此,秋季棉铃虫的为害较春季严重。
对棉铃虫宜采用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预测预报 可采用成虫诱测及查卵和幼虫的测报方式。成虫诱测自4月中旬至9月底进行,可设置黑光灯或用性诱剂诱捕盆(取直径约20厘米的盆,置入0.1%中性皂水或清水加少许洗衣粉;诱芯置于盆中央距水面1~2厘米处。诱捕盆在番茄田中的设置应高出植株20厘米,共设3盆,盆距30米),每天日出前检查诱到的雌、雄蛾数。查卵和幼虫是在诱测到第1头成虫后,开始在番茄田定点、定株调查。查第一代卵时,每双行10株为一样点,共设20个点,样点呈平行线排列,进行全株检查,每3天1次;查第二、三、四代卵时,每双行4株为一样点,共取25个样点,样点同样呈平行线排列,但每株只查顶尖至第四复叶层之间的卵数,每2天检查1次。每次将检查到的卵抹去;在各代发生期间,调查2~3次各龄幼虫数及被蛀果数。根据调查结果,决定进行防治的时间和方法。
(2)农业防治 采用栽培管理措施是防治番茄棉铃虫的有效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压低虫口密度,棉铃虫95%的卵产于番茄的顶尖至第四层复叶之间,通过整枝、及时打顶和打叉可有效地减少卵量,同时需要注意及时摘除虫果,以压低虫口;第二,在植株生长的中、后期,适时去除植株下部的老叶,这样既不会影响产量,又因改善了通风条件而达到预防和减轻病虫害发生与流行的目的;第三,早、中、晚熟品种要搭配开,早熟品种应尽早定植,以避开棉铃虫的为害;第四,在番茄田配置种植玉米诱集带,以减少番茄田棉铃虫的产卵量,但必须注意选用生育期与棉铃虫成虫产卵期相吻合的玉米品种。
(3)生物防治 在棉铃虫产卵高峰后3~4天及6~8天,连续两次喷洒细菌杀虫剂(B.t.乳剂、HD-1等苏芸金芽孢杆菌制剂)或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这些生物制剂可使幼虫大量染病死亡。
(4)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孵化盛期至2龄盛期,即幼虫尚未蛀入果内的时期用药。可使用的药剂有灭杀毙6000倍液、2.5%功夫乳油5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25%增效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如果在3龄以后用药,则效果很差,因为此时幼虫已蛀入果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