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如何转化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课题研究目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20:4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0:42

对于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的培养,现在的观点并不统一,一种观点认为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组织学生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另一种观点认为预习使学生提前知道了教学内容的结果,学生就不会“慢慢地与教师经历困惑、操作、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品尝探索成功的满足和愉悦”,不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还会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培养。甚至出现少数课前预习的学生在新课开始就报出答案,让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景遭遇尴尬的现象。对此,我想谈谈我的一些体会。一、预习,必不可少教学实践表明,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孩子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最有效途径。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一)预习,将教材变成“学材”学生是能动的人,教材也并非摆设。学生完全有可能预先翻阅教材。预习后,对简单的问题,学生能从容而顺利解决,增加了表现的机会;对复杂的问题,学生有前面节省下来的充裕时间来重点攻关,增加了成功的机会。如果只有一些学生有预习行为,那么他们的超前回答有时的确会“搞砸”课堂。其“糟糕”的原因在于其他学生没有预习教材,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状态不同。教师难以兼顾和*学生这种“有所知”与“未所知”并存的局面,可能导致预设的教学方案减效甚至失效。解决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禁止全体学生预习,教材就是“教材”;另一种是倡导全体学生预习,教材变成“学材”。这里,我倾向后者,谱写好预习后的课堂教学篇章。这样,师生“步调一致”,教学秩序还会乱吗?!至此,预习就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转而成为学生“致富”门路和“追求”对象。(二)预习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和创新从长远看,信息化社会知识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如果都由教师教给学生或者都由学生探究得到,这不现实,也没必要。终身教育更需要一个人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限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预习后未必就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预习过程或许是“囫囵吞枣”的不细致,或许是“蜻蜓点水”的不深入,所以他们更想在课堂中“反刍”,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细嚼”和“消化”那些预习时“吃不了兜着走”的知识。此时,学生的探究和创新将更具深层性,他们不再“徘徊”于知识的直白处和局限于教材的坦露处,而会“缠绵”于知识的曲折处和创造于教材的潜隐处。例如:学生预习后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的探究点可在“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创新点可在“还有其他剪拼方法吗”。(三)将学困生“补在课前”学困生对预习的教学方式会感到困难。对此,我们把传统的“补在课后”改为“补在课前”,帮助学困生复习旧知并预习新知,缩短他们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便于他们适应预习后的课堂教学。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组织学生进行预习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往往见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对学生说:“回家把明天要学的内容预习一下。”但学生知道如何预习吗?许多学生把预习简单理解成看数学书,学习时走马观花,一目十行,难以深入教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新知,也有些学生把书后的习题做一遍便认为是大功告成了。学生的预习指导不到位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会造成学生依赖模仿的习惯,会缩小探究的空间,导致思路闭塞,难以实现创新,*了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出现,甚至造成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的减退。(一)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预习确实,预习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要根据具体内容具体处理,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预习。对于课堂上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时候需要预习,预习使课堂教学变得充实、丰满起来,使课堂上的交流充分、深刻起来;有时候则不需要预习,不预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种新鲜感,有一种探究的*和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具体到教材中的某一个章节或某一篇课文,要不要预习,教师就要根据学生、教材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作出决策了。我个人认为,数学课预习的重点应放在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的掌握上。比如,《确定位置》一课,教室里的第6组第2个同学,就可以用数对(6,2)表示。也就是用数对的形式来表示位置。这么一课的内容如过让学生提前预习,学生就不可能出现在课堂上创造数学符号的灵性。即使学生在预习后对“数对”的理解只是一知半解,但书上已有的模型会扼杀他的创造*。(二)开展丰富多彩的预习活动学生可以去阅读教材,也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去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查阅资料、进行调查、制作学具等等,都可以看作预习。进行预习时,可以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也可以是群体行为,如小组合作、请教家长和教师等等。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经常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在课前先与同学自行交流、自行解决,把不明确的问题或是有价值的问题简单地记录在黑板上。在课堂上,能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探究活动。如“年、月、日”一课是课前预习的。因此,一开课我说:“通过课前预习,你对年、月、日有了哪些了解?有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学生纷纷汇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三)在学生预习后,教师要恰当改变教学策略预习很重要,但要能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同时,给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驾驭课堂能力的要求。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灵活的选用教法,设计合理的科学的教学过程。在教材处理上做到以教材为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1、学生:“说得清”的,教师:就作“点焊”。学生预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后的教学片段:师(板书“1/2”):看到1/2,你们想到了什么?生1:1/2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有这样的1份。生2:1/2=1÷2=0.5。生3:1/2就是“一半”的意思。生4:1/2=2/4=3/6=……。师:你是怎么知道它们相等的呢?生4:它们都表示“一半”呀。画图可以说明。(该生画图解释,又有学生受启发采用其他图例补充)师:对。还有其他观点吗?生5:它们都等于0.5。生6:它们符合分数的基本性质。师:哦,那你会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讲解吗?该生发言,其他学生补充。从以上教学片段可见,有些教材内容比较“简单”,是指新知识比较单一或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教学内容,学生有能力自学会大部分新知识。教学这种教材的课堂上,教师可提供一个比较好的素材或情景,让学生尽情“挥洒”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教师相机“点焊”学生参差不齐(先后顺序杂乱、深度广度不同、正解误解并存)的汇报,整理成“章”,沟通成“网”,从而把学生预习时比较零散和孤立的、按水平方式排列的知识点“焊接”成颇具条理和逻辑的、按层次有序排列的知识链。2、学生:“道不明”的,教师:就作“点拨”。学生预习《最小公倍数》一课后的教学片段:师:同学们,昨天大家预习了《最小公倍数》一课,你现在想求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呢?生1:16和18。生2:12和30。……师:我们就选12和30这两个数,请同学们用预习后的方法求出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教师巡视,学生汇报。方法一:12的倍数有12、24、36、48、60、72……30的倍数有30、60、90、120、150……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60。方法二:师: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生:我不明白,为什么把2、3、2、5乘起来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师:谁会解释?学生陷入沉思,教师出示思考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凭籍旧知的学习和新知的预习,对一些浅显的知识学生能自学并理解,对一些深奥的知识学生能临摹但不解。教师就应在学生汇报中充分“暴露”他们的“已知”与“未知”,对学生已“漂白”的知识教师仅需“淡妆”与梳理,对学生尚“疑无路”的知识教师就需“浓抹”与点拨。3、学生:“看不到”的,教师:就作“点补”。学生预习《圆柱的认识》一课后的教学片段:师:圆柱的侧面后是一个什么图形呢?生:通过预习,我知道圆柱的侧面图是长方形。(学生示范,边剪边说剪的方法)师:你们还有其他想法吗?(学生摇头)师:圆柱的侧面图只是长方形吗?学生面面相嘘,随即有的讨论,有的操作。生1:我发现,如果斜着剪,圆柱侧面图是平行四边形。生2:我随便剪,圆柱侧面图是不规则图形。师:对啊。我们应不局限于书上说的剪法,还可从其他角度思考问题。不过,严老师再有一个问题,圆柱的这些图形能不能归纳成长方形?学生又说的说,做的做。生1: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生2:不规则图形也可以转化成长方形。……学生毕竟“视力”有限,难以“钻”进教材,看不到其中所蕴涵的“敏感地带”,也难以“跳”出教材,看不到其中可发展的“动感地带”。教师就可于此“点补”,启发引导学生透过书本看到它的“根须”与“枝叶”,让学生有“又一村”的新发现、新思路,从而加深认识、扩大视野,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知识。总之,预习后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将更呈非线性、不定性、“随意”性和开放性。教学设计只能粗线条,不再是“精雕细刻”、“一帆风顺”,详细方案将地遵循学生的意愿、意想、意会、意志而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教师的组织将更具挑战性,必须炼就更强的“理”(梳理学生的已知)、“抓”(抓取学生的未知)、“挖”(挖掘学生的潜能)、“扩”(扩充学生的储备)等本领,来*整个课堂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在“随心”中学会诉说、倾听、质疑、辩论、钻研、抒情,使课堂教学不因学生的“所欲”而混乱和失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0:42

对于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的培养,现在的观点并不统一,一种观点认为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组织学生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另一种观点认为预习使学生提前知道了教学内容的结果,学生就不会“慢慢地与教师经历困惑、操作、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品尝探索成功的满足和愉悦”,不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还会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培养。甚至出现少数课前预习的学生在新课开始就报出答案,让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景遭遇尴尬的现象。对此,我想谈谈我的一些体会。一、预习,必不可少教学实践表明,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孩子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最有效途径。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一)预习,将教材变成“学材”学生是能动的人,教材也并非摆设。学生完全有可能预先翻阅教材。预习后,对简单的问题,学生能从容而顺利解决,增加了表现的机会;对复杂的问题,学生有前面节省下来的充裕时间来重点攻关,增加了成功的机会。如果只有一些学生有预习行为,那么他们的超前回答有时的确会“搞砸”课堂。其“糟糕”的原因在于其他学生没有预习教材,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状态不同。教师难以兼顾和*学生这种“有所知”与“未所知”并存的局面,可能导致预设的教学方案减效甚至失效。解决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禁止全体学生预习,教材就是“教材”;另一种是倡导全体学生预习,教材变成“学材”。这里,我倾向后者,谱写好预习后的课堂教学篇章。这样,师生“步调一致”,教学秩序还会乱吗?!至此,预习就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转而成为学生“致富”门路和“追求”对象。(二)预习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和创新从长远看,信息化社会知识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如果都由教师教给学生或者都由学生探究得到,这不现实,也没必要。终身教育更需要一个人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限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预习后未必就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预习过程或许是“囫囵吞枣”的不细致,或许是“蜻蜓点水”的不深入,所以他们更想在课堂中“反刍”,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细嚼”和“消化”那些预习时“吃不了兜着走”的知识。此时,学生的探究和创新将更具深层性,他们不再“徘徊”于知识的直白处和局限于教材的坦露处,而会“缠绵”于知识的曲折处和创造于教材的潜隐处。例如:学生预习后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的探究点可在“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创新点可在“还有其他剪拼方法吗”。(三)将学困生“补在课前”学困生对预习的教学方式会感到困难。对此,我们把传统的“补在课后”改为“补在课前”,帮助学困生复习旧知并预习新知,缩短他们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便于他们适应预习后的课堂教学。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组织学生进行预习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往往见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对学生说:“回家把明天要学的内容预习一下。”但学生知道如何预习吗?许多学生把预习简单理解成看数学书,学习时走马观花,一目十行,难以深入教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新知,也有些学生把书后的习题做一遍便认为是大功告成了。学生的预习指导不到位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会造成学生依赖模仿的习惯,会缩小探究的空间,导致思路闭塞,难以实现创新,*了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出现,甚至造成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的减退。(一)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预习确实,预习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要根据具体内容具体处理,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预习。对于课堂上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时候需要预习,预习使课堂教学变得充实、丰满起来,使课堂上的交流充分、深刻起来;有时候则不需要预习,不预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种新鲜感,有一种探究的*和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具体到教材中的某一个章节或某一篇课文,要不要预习,教师就要根据学生、教材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作出决策了。我个人认为,数学课预习的重点应放在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的掌握上。比如,《确定位置》一课,教室里的第6组第2个同学,就可以用数对(6,2)表示。也就是用数对的形式来表示位置。这么一课的内容如过让学生提前预习,学生就不可能出现在课堂上创造数学符号的灵性。即使学生在预习后对“数对”的理解只是一知半解,但书上已有的模型会扼杀他的创造*。(二)开展丰富多彩的预习活动学生可以去阅读教材,也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去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查阅资料、进行调查、制作学具等等,都可以看作预习。进行预习时,可以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也可以是群体行为,如小组合作、请教家长和教师等等。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经常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在课前先与同学自行交流、自行解决,把不明确的问题或是有价值的问题简单地记录在黑板上。在课堂上,能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探究活动。如“年、月、日”一课是课前预习的。因此,一开课我说:“通过课前预习,你对年、月、日有了哪些了解?有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学生纷纷汇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三)在学生预习后,教师要恰当改变教学策略预习很重要,但要能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同时,给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驾驭课堂能力的要求。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灵活的选用教法,设计合理的科学的教学过程。在教材处理上做到以教材为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1、学生:“说得清”的,教师:就作“点焊”。学生预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后的教学片段:师(板书“1/2”):看到1/2,你们想到了什么?生1:1/2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有这样的1份。生2:1/2=1÷2=0.5。生3:1/2就是“一半”的意思。生4:1/2=2/4=3/6=……。师:你是怎么知道它们相等的呢?生4:它们都表示“一半”呀。画图可以说明。(该生画图解释,又有学生受启发采用其他图例补充)师:对。还有其他观点吗?生5:它们都等于0.5。生6:它们符合分数的基本性质。师:哦,那你会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讲解吗?该生发言,其他学生补充。从以上教学片段可见,有些教材内容比较“简单”,是指新知识比较单一或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教学内容,学生有能力自学会大部分新知识。教学这种教材的课堂上,教师可提供一个比较好的素材或情景,让学生尽情“挥洒”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教师相机“点焊”学生参差不齐(先后顺序杂乱、深度广度不同、正解误解并存)的汇报,整理成“章”,沟通成“网”,从而把学生预习时比较零散和孤立的、按水平方式排列的知识点“焊接”成颇具条理和逻辑的、按层次有序排列的知识链。2、学生:“道不明”的,教师:就作“点拨”。学生预习《最小公倍数》一课后的教学片段:师:同学们,昨天大家预习了《最小公倍数》一课,你现在想求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呢?生1:16和18。生2:12和30。……师:我们就选12和30这两个数,请同学们用预习后的方法求出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教师巡视,学生汇报。方法一:12的倍数有12、24、36、48、60、72……30的倍数有30、60、90、120、150……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60。方法二:师: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生:我不明白,为什么把2、3、2、5乘起来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师:谁会解释?学生陷入沉思,教师出示思考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凭籍旧知的学习和新知的预习,对一些浅显的知识学生能自学并理解,对一些深奥的知识学生能临摹但不解。教师就应在学生汇报中充分“暴露”他们的“已知”与“未知”,对学生已“漂白”的知识教师仅需“淡妆”与梳理,对学生尚“疑无路”的知识教师就需“浓抹”与点拨。3、学生:“看不到”的,教师:就作“点补”。学生预习《圆柱的认识》一课后的教学片段:师:圆柱的侧面后是一个什么图形呢?生:通过预习,我知道圆柱的侧面图是长方形。(学生示范,边剪边说剪的方法)师:你们还有其他想法吗?(学生摇头)师:圆柱的侧面图只是长方形吗?学生面面相嘘,随即有的讨论,有的操作。生1:我发现,如果斜着剪,圆柱侧面图是平行四边形。生2:我随便剪,圆柱侧面图是不规则图形。师:对啊。我们应不局限于书上说的剪法,还可从其他角度思考问题。不过,严老师再有一个问题,圆柱的这些图形能不能归纳成长方形?学生又说的说,做的做。生1: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生2:不规则图形也可以转化成长方形。……学生毕竟“视力”有限,难以“钻”进教材,看不到其中所蕴涵的“敏感地带”,也难以“跳”出教材,看不到其中可发展的“动感地带”。教师就可于此“点补”,启发引导学生透过书本看到它的“根须”与“枝叶”,让学生有“又一村”的新发现、新思路,从而加深认识、扩大视野,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知识。总之,预习后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将更呈非线性、不定性、“随意”性和开放性。教学设计只能粗线条,不再是“精雕细刻”、“一帆风顺”,详细方案将地遵循学生的意愿、意想、意会、意志而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教师的组织将更具挑战性,必须炼就更强的“理”(梳理学生的已知)、“抓”(抓取学生的未知)、“挖”(挖掘学生的潜能)、“扩”(扩充学生的储备)等本领,来*整个课堂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在“随心”中学会诉说、倾听、质疑、辩论、钻研、抒情,使课堂教学不因学生的“所欲”而混乱和失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0:42

对于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的培养,现在的观点并不统一,一种观点认为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组织学生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另一种观点认为预习使学生提前知道了教学内容的结果,学生就不会“慢慢地与教师经历困惑、操作、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品尝探索成功的满足和愉悦”,不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还会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培养。甚至出现少数课前预习的学生在新课开始就报出答案,让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景遭遇尴尬的现象。对此,我想谈谈我的一些体会。一、预习,必不可少教学实践表明,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孩子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最有效途径。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一)预习,将教材变成“学材”学生是能动的人,教材也并非摆设。学生完全有可能预先翻阅教材。预习后,对简单的问题,学生能从容而顺利解决,增加了表现的机会;对复杂的问题,学生有前面节省下来的充裕时间来重点攻关,增加了成功的机会。如果只有一些学生有预习行为,那么他们的超前回答有时的确会“搞砸”课堂。其“糟糕”的原因在于其他学生没有预习教材,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状态不同。教师难以兼顾和*学生这种“有所知”与“未所知”并存的局面,可能导致预设的教学方案减效甚至失效。解决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禁止全体学生预习,教材就是“教材”;另一种是倡导全体学生预习,教材变成“学材”。这里,我倾向后者,谱写好预习后的课堂教学篇章。这样,师生“步调一致”,教学秩序还会乱吗?!至此,预习就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转而成为学生“致富”门路和“追求”对象。(二)预习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和创新从长远看,信息化社会知识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如果都由教师教给学生或者都由学生探究得到,这不现实,也没必要。终身教育更需要一个人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限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预习后未必就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预习过程或许是“囫囵吞枣”的不细致,或许是“蜻蜓点水”的不深入,所以他们更想在课堂中“反刍”,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细嚼”和“消化”那些预习时“吃不了兜着走”的知识。此时,学生的探究和创新将更具深层性,他们不再“徘徊”于知识的直白处和局限于教材的坦露处,而会“缠绵”于知识的曲折处和创造于教材的潜隐处。例如:学生预习后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的探究点可在“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创新点可在“还有其他剪拼方法吗”。(三)将学困生“补在课前”学困生对预习的教学方式会感到困难。对此,我们把传统的“补在课后”改为“补在课前”,帮助学困生复习旧知并预习新知,缩短他们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便于他们适应预习后的课堂教学。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组织学生进行预习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往往见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对学生说:“回家把明天要学的内容预习一下。”但学生知道如何预习吗?许多学生把预习简单理解成看数学书,学习时走马观花,一目十行,难以深入教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新知,也有些学生把书后的习题做一遍便认为是大功告成了。学生的预习指导不到位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会造成学生依赖模仿的习惯,会缩小探究的空间,导致思路闭塞,难以实现创新,*了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出现,甚至造成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的减退。(一)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预习确实,预习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要根据具体内容具体处理,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预习。对于课堂上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时候需要预习,预习使课堂教学变得充实、丰满起来,使课堂上的交流充分、深刻起来;有时候则不需要预习,不预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种新鲜感,有一种探究的*和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具体到教材中的某一个章节或某一篇课文,要不要预习,教师就要根据学生、教材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作出决策了。我个人认为,数学课预习的重点应放在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的掌握上。比如,《确定位置》一课,教室里的第6组第2个同学,就可以用数对(6,2)表示。也就是用数对的形式来表示位置。这么一课的内容如过让学生提前预习,学生就不可能出现在课堂上创造数学符号的灵性。即使学生在预习后对“数对”的理解只是一知半解,但书上已有的模型会扼杀他的创造*。(二)开展丰富多彩的预习活动学生可以去阅读教材,也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去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查阅资料、进行调查、制作学具等等,都可以看作预习。进行预习时,可以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也可以是群体行为,如小组合作、请教家长和教师等等。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经常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在课前先与同学自行交流、自行解决,把不明确的问题或是有价值的问题简单地记录在黑板上。在课堂上,能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探究活动。如“年、月、日”一课是课前预习的。因此,一开课我说:“通过课前预习,你对年、月、日有了哪些了解?有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学生纷纷汇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三)在学生预习后,教师要恰当改变教学策略预习很重要,但要能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同时,给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驾驭课堂能力的要求。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灵活的选用教法,设计合理的科学的教学过程。在教材处理上做到以教材为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1、学生:“说得清”的,教师:就作“点焊”。学生预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后的教学片段:师(板书“1/2”):看到1/2,你们想到了什么?生1:1/2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有这样的1份。生2:1/2=1÷2=0.5。生3:1/2就是“一半”的意思。生4:1/2=2/4=3/6=……。师:你是怎么知道它们相等的呢?生4:它们都表示“一半”呀。画图可以说明。(该生画图解释,又有学生受启发采用其他图例补充)师:对。还有其他观点吗?生5:它们都等于0.5。生6:它们符合分数的基本性质。师:哦,那你会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讲解吗?该生发言,其他学生补充。从以上教学片段可见,有些教材内容比较“简单”,是指新知识比较单一或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教学内容,学生有能力自学会大部分新知识。教学这种教材的课堂上,教师可提供一个比较好的素材或情景,让学生尽情“挥洒”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教师相机“点焊”学生参差不齐(先后顺序杂乱、深度广度不同、正解误解并存)的汇报,整理成“章”,沟通成“网”,从而把学生预习时比较零散和孤立的、按水平方式排列的知识点“焊接”成颇具条理和逻辑的、按层次有序排列的知识链。2、学生:“道不明”的,教师:就作“点拨”。学生预习《最小公倍数》一课后的教学片段:师:同学们,昨天大家预习了《最小公倍数》一课,你现在想求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呢?生1:16和18。生2:12和30。……师:我们就选12和30这两个数,请同学们用预习后的方法求出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教师巡视,学生汇报。方法一:12的倍数有12、24、36、48、60、72……30的倍数有30、60、90、120、150……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60。方法二:师: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生:我不明白,为什么把2、3、2、5乘起来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师:谁会解释?学生陷入沉思,教师出示思考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凭籍旧知的学习和新知的预习,对一些浅显的知识学生能自学并理解,对一些深奥的知识学生能临摹但不解。教师就应在学生汇报中充分“暴露”他们的“已知”与“未知”,对学生已“漂白”的知识教师仅需“淡妆”与梳理,对学生尚“疑无路”的知识教师就需“浓抹”与点拨。3、学生:“看不到”的,教师:就作“点补”。学生预习《圆柱的认识》一课后的教学片段:师:圆柱的侧面后是一个什么图形呢?生:通过预习,我知道圆柱的侧面图是长方形。(学生示范,边剪边说剪的方法)师:你们还有其他想法吗?(学生摇头)师:圆柱的侧面图只是长方形吗?学生面面相嘘,随即有的讨论,有的操作。生1:我发现,如果斜着剪,圆柱侧面图是平行四边形。生2:我随便剪,圆柱侧面图是不规则图形。师:对啊。我们应不局限于书上说的剪法,还可从其他角度思考问题。不过,严老师再有一个问题,圆柱的这些图形能不能归纳成长方形?学生又说的说,做的做。生1: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生2:不规则图形也可以转化成长方形。……学生毕竟“视力”有限,难以“钻”进教材,看不到其中所蕴涵的“敏感地带”,也难以“跳”出教材,看不到其中可发展的“动感地带”。教师就可于此“点补”,启发引导学生透过书本看到它的“根须”与“枝叶”,让学生有“又一村”的新发现、新思路,从而加深认识、扩大视野,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知识。总之,预习后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将更呈非线性、不定性、“随意”性和开放性。教学设计只能粗线条,不再是“精雕细刻”、“一帆风顺”,详细方案将地遵循学生的意愿、意想、意会、意志而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教师的组织将更具挑战性,必须炼就更强的“理”(梳理学生的已知)、“抓”(抓取学生的未知)、“挖”(挖掘学生的潜能)、“扩”(扩充学生的储备)等本领,来*整个课堂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在“随心”中学会诉说、倾听、质疑、辩论、钻研、抒情,使课堂教学不因学生的“所欲”而混乱和失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0:42

对于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的培养,现在的观点并不统一,一种观点认为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组织学生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另一种观点认为预习使学生提前知道了教学内容的结果,学生就不会“慢慢地与教师经历困惑、操作、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品尝探索成功的满足和愉悦”,不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还会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培养。甚至出现少数课前预习的学生在新课开始就报出答案,让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景遭遇尴尬的现象。对此,我想谈谈我的一些体会。一、预习,必不可少教学实践表明,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孩子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最有效途径。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一)预习,将教材变成“学材”学生是能动的人,教材也并非摆设。学生完全有可能预先翻阅教材。预习后,对简单的问题,学生能从容而顺利解决,增加了表现的机会;对复杂的问题,学生有前面节省下来的充裕时间来重点攻关,增加了成功的机会。如果只有一些学生有预习行为,那么他们的超前回答有时的确会“搞砸”课堂。其“糟糕”的原因在于其他学生没有预习教材,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状态不同。教师难以兼顾和*学生这种“有所知”与“未所知”并存的局面,可能导致预设的教学方案减效甚至失效。解决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禁止全体学生预习,教材就是“教材”;另一种是倡导全体学生预习,教材变成“学材”。这里,我倾向后者,谱写好预习后的课堂教学篇章。这样,师生“步调一致”,教学秩序还会乱吗?!至此,预习就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转而成为学生“致富”门路和“追求”对象。(二)预习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和创新从长远看,信息化社会知识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如果都由教师教给学生或者都由学生探究得到,这不现实,也没必要。终身教育更需要一个人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限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预习后未必就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预习过程或许是“囫囵吞枣”的不细致,或许是“蜻蜓点水”的不深入,所以他们更想在课堂中“反刍”,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细嚼”和“消化”那些预习时“吃不了兜着走”的知识。此时,学生的探究和创新将更具深层性,他们不再“徘徊”于知识的直白处和局限于教材的坦露处,而会“缠绵”于知识的曲折处和创造于教材的潜隐处。例如:学生预习后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的探究点可在“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创新点可在“还有其他剪拼方法吗”。(三)将学困生“补在课前”学困生对预习的教学方式会感到困难。对此,我们把传统的“补在课后”改为“补在课前”,帮助学困生复习旧知并预习新知,缩短他们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便于他们适应预习后的课堂教学。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组织学生进行预习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往往见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对学生说:“回家把明天要学的内容预习一下。”但学生知道如何预习吗?许多学生把预习简单理解成看数学书,学习时走马观花,一目十行,难以深入教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新知,也有些学生把书后的习题做一遍便认为是大功告成了。学生的预习指导不到位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会造成学生依赖模仿的习惯,会缩小探究的空间,导致思路闭塞,难以实现创新,*了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出现,甚至造成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的减退。(一)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预习确实,预习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要根据具体内容具体处理,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预习。对于课堂上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时候需要预习,预习使课堂教学变得充实、丰满起来,使课堂上的交流充分、深刻起来;有时候则不需要预习,不预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种新鲜感,有一种探究的*和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具体到教材中的某一个章节或某一篇课文,要不要预习,教师就要根据学生、教材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作出决策了。我个人认为,数学课预习的重点应放在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的掌握上。比如,《确定位置》一课,教室里的第6组第2个同学,就可以用数对(6,2)表示。也就是用数对的形式来表示位置。这么一课的内容如过让学生提前预习,学生就不可能出现在课堂上创造数学符号的灵性。即使学生在预习后对“数对”的理解只是一知半解,但书上已有的模型会扼杀他的创造*。(二)开展丰富多彩的预习活动学生可以去阅读教材,也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去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查阅资料、进行调查、制作学具等等,都可以看作预习。进行预习时,可以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也可以是群体行为,如小组合作、请教家长和教师等等。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经常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在课前先与同学自行交流、自行解决,把不明确的问题或是有价值的问题简单地记录在黑板上。在课堂上,能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探究活动。如“年、月、日”一课是课前预习的。因此,一开课我说:“通过课前预习,你对年、月、日有了哪些了解?有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学生纷纷汇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三)在学生预习后,教师要恰当改变教学策略预习很重要,但要能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同时,给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驾驭课堂能力的要求。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灵活的选用教法,设计合理的科学的教学过程。在教材处理上做到以教材为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1、学生:“说得清”的,教师:就作“点焊”。学生预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后的教学片段:师(板书“1/2”):看到1/2,你们想到了什么?生1:1/2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有这样的1份。生2:1/2=1÷2=0.5。生3:1/2就是“一半”的意思。生4:1/2=2/4=3/6=……。师:你是怎么知道它们相等的呢?生4:它们都表示“一半”呀。画图可以说明。(该生画图解释,又有学生受启发采用其他图例补充)师:对。还有其他观点吗?生5:它们都等于0.5。生6:它们符合分数的基本性质。师:哦,那你会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讲解吗?该生发言,其他学生补充。从以上教学片段可见,有些教材内容比较“简单”,是指新知识比较单一或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教学内容,学生有能力自学会大部分新知识。教学这种教材的课堂上,教师可提供一个比较好的素材或情景,让学生尽情“挥洒”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教师相机“点焊”学生参差不齐(先后顺序杂乱、深度广度不同、正解误解并存)的汇报,整理成“章”,沟通成“网”,从而把学生预习时比较零散和孤立的、按水平方式排列的知识点“焊接”成颇具条理和逻辑的、按层次有序排列的知识链。2、学生:“道不明”的,教师:就作“点拨”。学生预习《最小公倍数》一课后的教学片段:师:同学们,昨天大家预习了《最小公倍数》一课,你现在想求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呢?生1:16和18。生2:12和30。……师:我们就选12和30这两个数,请同学们用预习后的方法求出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教师巡视,学生汇报。方法一:12的倍数有12、24、36、48、60、72……30的倍数有30、60、90、120、150……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60。方法二:师: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生:我不明白,为什么把2、3、2、5乘起来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师:谁会解释?学生陷入沉思,教师出示思考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凭籍旧知的学习和新知的预习,对一些浅显的知识学生能自学并理解,对一些深奥的知识学生能临摹但不解。教师就应在学生汇报中充分“暴露”他们的“已知”与“未知”,对学生已“漂白”的知识教师仅需“淡妆”与梳理,对学生尚“疑无路”的知识教师就需“浓抹”与点拨。3、学生:“看不到”的,教师:就作“点补”。学生预习《圆柱的认识》一课后的教学片段:师:圆柱的侧面后是一个什么图形呢?生:通过预习,我知道圆柱的侧面图是长方形。(学生示范,边剪边说剪的方法)师:你们还有其他想法吗?(学生摇头)师:圆柱的侧面图只是长方形吗?学生面面相嘘,随即有的讨论,有的操作。生1:我发现,如果斜着剪,圆柱侧面图是平行四边形。生2:我随便剪,圆柱侧面图是不规则图形。师:对啊。我们应不局限于书上说的剪法,还可从其他角度思考问题。不过,严老师再有一个问题,圆柱的这些图形能不能归纳成长方形?学生又说的说,做的做。生1: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生2:不规则图形也可以转化成长方形。……学生毕竟“视力”有限,难以“钻”进教材,看不到其中所蕴涵的“敏感地带”,也难以“跳”出教材,看不到其中可发展的“动感地带”。教师就可于此“点补”,启发引导学生透过书本看到它的“根须”与“枝叶”,让学生有“又一村”的新发现、新思路,从而加深认识、扩大视野,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知识。总之,预习后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将更呈非线性、不定性、“随意”性和开放性。教学设计只能粗线条,不再是“精雕细刻”、“一帆风顺”,详细方案将地遵循学生的意愿、意想、意会、意志而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教师的组织将更具挑战性,必须炼就更强的“理”(梳理学生的已知)、“抓”(抓取学生的未知)、“挖”(挖掘学生的潜能)、“扩”(扩充学生的储备)等本领,来*整个课堂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在“随心”中学会诉说、倾听、质疑、辩论、钻研、抒情,使课堂教学不因学生的“所欲”而混乱和失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0:42

对于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的培养,现在的观点并不统一,一种观点认为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组织学生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另一种观点认为预习使学生提前知道了教学内容的结果,学生就不会“慢慢地与教师经历困惑、操作、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品尝探索成功的满足和愉悦”,不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还会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培养。甚至出现少数课前预习的学生在新课开始就报出答案,让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景遭遇尴尬的现象。对此,我想谈谈我的一些体会。一、预习,必不可少教学实践表明,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孩子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最有效途径。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一)预习,将教材变成“学材”学生是能动的人,教材也并非摆设。学生完全有可能预先翻阅教材。预习后,对简单的问题,学生能从容而顺利解决,增加了表现的机会;对复杂的问题,学生有前面节省下来的充裕时间来重点攻关,增加了成功的机会。如果只有一些学生有预习行为,那么他们的超前回答有时的确会“搞砸”课堂。其“糟糕”的原因在于其他学生没有预习教材,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状态不同。教师难以兼顾和*学生这种“有所知”与“未所知”并存的局面,可能导致预设的教学方案减效甚至失效。解决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禁止全体学生预习,教材就是“教材”;另一种是倡导全体学生预习,教材变成“学材”。这里,我倾向后者,谱写好预习后的课堂教学篇章。这样,师生“步调一致”,教学秩序还会乱吗?!至此,预习就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转而成为学生“致富”门路和“追求”对象。(二)预习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和创新从长远看,信息化社会知识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如果都由教师教给学生或者都由学生探究得到,这不现实,也没必要。终身教育更需要一个人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限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预习后未必就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预习过程或许是“囫囵吞枣”的不细致,或许是“蜻蜓点水”的不深入,所以他们更想在课堂中“反刍”,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细嚼”和“消化”那些预习时“吃不了兜着走”的知识。此时,学生的探究和创新将更具深层性,他们不再“徘徊”于知识的直白处和局限于教材的坦露处,而会“缠绵”于知识的曲折处和创造于教材的潜隐处。例如:学生预习后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的探究点可在“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创新点可在“还有其他剪拼方法吗”。(三)将学困生“补在课前”学困生对预习的教学方式会感到困难。对此,我们把传统的“补在课后”改为“补在课前”,帮助学困生复习旧知并预习新知,缩短他们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便于他们适应预习后的课堂教学。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组织学生进行预习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往往见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对学生说:“回家把明天要学的内容预习一下。”但学生知道如何预习吗?许多学生把预习简单理解成看数学书,学习时走马观花,一目十行,难以深入教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新知,也有些学生把书后的习题做一遍便认为是大功告成了。学生的预习指导不到位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会造成学生依赖模仿的习惯,会缩小探究的空间,导致思路闭塞,难以实现创新,*了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出现,甚至造成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的减退。(一)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预习确实,预习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要根据具体内容具体处理,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预习。对于课堂上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时候需要预习,预习使课堂教学变得充实、丰满起来,使课堂上的交流充分、深刻起来;有时候则不需要预习,不预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种新鲜感,有一种探究的*和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具体到教材中的某一个章节或某一篇课文,要不要预习,教师就要根据学生、教材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作出决策了。我个人认为,数学课预习的重点应放在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的掌握上。比如,《确定位置》一课,教室里的第6组第2个同学,就可以用数对(6,2)表示。也就是用数对的形式来表示位置。这么一课的内容如过让学生提前预习,学生就不可能出现在课堂上创造数学符号的灵性。即使学生在预习后对“数对”的理解只是一知半解,但书上已有的模型会扼杀他的创造*。(二)开展丰富多彩的预习活动学生可以去阅读教材,也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去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查阅资料、进行调查、制作学具等等,都可以看作预习。进行预习时,可以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也可以是群体行为,如小组合作、请教家长和教师等等。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经常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在课前先与同学自行交流、自行解决,把不明确的问题或是有价值的问题简单地记录在黑板上。在课堂上,能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探究活动。如“年、月、日”一课是课前预习的。因此,一开课我说:“通过课前预习,你对年、月、日有了哪些了解?有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学生纷纷汇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三)在学生预习后,教师要恰当改变教学策略预习很重要,但要能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同时,给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驾驭课堂能力的要求。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灵活的选用教法,设计合理的科学的教学过程。在教材处理上做到以教材为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1、学生:“说得清”的,教师:就作“点焊”。学生预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后的教学片段:师(板书“1/2”):看到1/2,你们想到了什么?生1:1/2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有这样的1份。生2:1/2=1÷2=0.5。生3:1/2就是“一半”的意思。生4:1/2=2/4=3/6=……。师:你是怎么知道它们相等的呢?生4:它们都表示“一半”呀。画图可以说明。(该生画图解释,又有学生受启发采用其他图例补充)师:对。还有其他观点吗?生5:它们都等于0.5。生6:它们符合分数的基本性质。师:哦,那你会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讲解吗?该生发言,其他学生补充。从以上教学片段可见,有些教材内容比较“简单”,是指新知识比较单一或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教学内容,学生有能力自学会大部分新知识。教学这种教材的课堂上,教师可提供一个比较好的素材或情景,让学生尽情“挥洒”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教师相机“点焊”学生参差不齐(先后顺序杂乱、深度广度不同、正解误解并存)的汇报,整理成“章”,沟通成“网”,从而把学生预习时比较零散和孤立的、按水平方式排列的知识点“焊接”成颇具条理和逻辑的、按层次有序排列的知识链。2、学生:“道不明”的,教师:就作“点拨”。学生预习《最小公倍数》一课后的教学片段:师:同学们,昨天大家预习了《最小公倍数》一课,你现在想求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呢?生1:16和18。生2:12和30。……师:我们就选12和30这两个数,请同学们用预习后的方法求出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教师巡视,学生汇报。方法一:12的倍数有12、24、36、48、60、72……30的倍数有30、60、90、120、150……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60。方法二:师: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生:我不明白,为什么把2、3、2、5乘起来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师:谁会解释?学生陷入沉思,教师出示思考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凭籍旧知的学习和新知的预习,对一些浅显的知识学生能自学并理解,对一些深奥的知识学生能临摹但不解。教师就应在学生汇报中充分“暴露”他们的“已知”与“未知”,对学生已“漂白”的知识教师仅需“淡妆”与梳理,对学生尚“疑无路”的知识教师就需“浓抹”与点拨。3、学生:“看不到”的,教师:就作“点补”。学生预习《圆柱的认识》一课后的教学片段:师:圆柱的侧面后是一个什么图形呢?生:通过预习,我知道圆柱的侧面图是长方形。(学生示范,边剪边说剪的方法)师:你们还有其他想法吗?(学生摇头)师:圆柱的侧面图只是长方形吗?学生面面相嘘,随即有的讨论,有的操作。生1:我发现,如果斜着剪,圆柱侧面图是平行四边形。生2:我随便剪,圆柱侧面图是不规则图形。师:对啊。我们应不局限于书上说的剪法,还可从其他角度思考问题。不过,严老师再有一个问题,圆柱的这些图形能不能归纳成长方形?学生又说的说,做的做。生1: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生2:不规则图形也可以转化成长方形。……学生毕竟“视力”有限,难以“钻”进教材,看不到其中所蕴涵的“敏感地带”,也难以“跳”出教材,看不到其中可发展的“动感地带”。教师就可于此“点补”,启发引导学生透过书本看到它的“根须”与“枝叶”,让学生有“又一村”的新发现、新思路,从而加深认识、扩大视野,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知识。总之,预习后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将更呈非线性、不定性、“随意”性和开放性。教学设计只能粗线条,不再是“精雕细刻”、“一帆风顺”,详细方案将地遵循学生的意愿、意想、意会、意志而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教师的组织将更具挑战性,必须炼就更强的“理”(梳理学生的已知)、“抓”(抓取学生的未知)、“挖”(挖掘学生的潜能)、“扩”(扩充学生的储备)等本领,来*整个课堂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在“随心”中学会诉说、倾听、质疑、辩论、钻研、抒情,使课堂教学不因学生的“所欲”而混乱和失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0:42

对于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的培养,现在的观点并不统一,一种观点认为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组织学生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另一种观点认为预习使学生提前知道了教学内容的结果,学生就不会“慢慢地与教师经历困惑、操作、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品尝探索成功的满足和愉悦”,不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还会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培养。甚至出现少数课前预习的学生在新课开始就报出答案,让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景遭遇尴尬的现象。对此,我想谈谈我的一些体会。一、预习,必不可少教学实践表明,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孩子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最有效途径。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一)预习,将教材变成“学材”学生是能动的人,教材也并非摆设。学生完全有可能预先翻阅教材。预习后,对简单的问题,学生能从容而顺利解决,增加了表现的机会;对复杂的问题,学生有前面节省下来的充裕时间来重点攻关,增加了成功的机会。如果只有一些学生有预习行为,那么他们的超前回答有时的确会“搞砸”课堂。其“糟糕”的原因在于其他学生没有预习教材,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状态不同。教师难以兼顾和*学生这种“有所知”与“未所知”并存的局面,可能导致预设的教学方案减效甚至失效。解决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禁止全体学生预习,教材就是“教材”;另一种是倡导全体学生预习,教材变成“学材”。这里,我倾向后者,谱写好预习后的课堂教学篇章。这样,师生“步调一致”,教学秩序还会乱吗?!至此,预习就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转而成为学生“致富”门路和“追求”对象。(二)预习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和创新从长远看,信息化社会知识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如果都由教师教给学生或者都由学生探究得到,这不现实,也没必要。终身教育更需要一个人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限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预习后未必就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预习过程或许是“囫囵吞枣”的不细致,或许是“蜻蜓点水”的不深入,所以他们更想在课堂中“反刍”,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细嚼”和“消化”那些预习时“吃不了兜着走”的知识。此时,学生的探究和创新将更具深层性,他们不再“徘徊”于知识的直白处和局限于教材的坦露处,而会“缠绵”于知识的曲折处和创造于教材的潜隐处。例如:学生预习后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的探究点可在“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创新点可在“还有其他剪拼方法吗”。(三)将学困生“补在课前”学困生对预习的教学方式会感到困难。对此,我们把传统的“补在课后”改为“补在课前”,帮助学困生复习旧知并预习新知,缩短他们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便于他们适应预习后的课堂教学。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组织学生进行预习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往往见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对学生说:“回家把明天要学的内容预习一下。”但学生知道如何预习吗?许多学生把预习简单理解成看数学书,学习时走马观花,一目十行,难以深入教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新知,也有些学生把书后的习题做一遍便认为是大功告成了。学生的预习指导不到位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会造成学生依赖模仿的习惯,会缩小探究的空间,导致思路闭塞,难以实现创新,*了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出现,甚至造成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的减退。(一)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预习确实,预习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要根据具体内容具体处理,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预习。对于课堂上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时候需要预习,预习使课堂教学变得充实、丰满起来,使课堂上的交流充分、深刻起来;有时候则不需要预习,不预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种新鲜感,有一种探究的*和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具体到教材中的某一个章节或某一篇课文,要不要预习,教师就要根据学生、教材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作出决策了。我个人认为,数学课预习的重点应放在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的掌握上。比如,《确定位置》一课,教室里的第6组第2个同学,就可以用数对(6,2)表示。也就是用数对的形式来表示位置。这么一课的内容如过让学生提前预习,学生就不可能出现在课堂上创造数学符号的灵性。即使学生在预习后对“数对”的理解只是一知半解,但书上已有的模型会扼杀他的创造*。(二)开展丰富多彩的预习活动学生可以去阅读教材,也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去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查阅资料、进行调查、制作学具等等,都可以看作预习。进行预习时,可以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也可以是群体行为,如小组合作、请教家长和教师等等。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经常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在课前先与同学自行交流、自行解决,把不明确的问题或是有价值的问题简单地记录在黑板上。在课堂上,能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探究活动。如“年、月、日”一课是课前预习的。因此,一开课我说:“通过课前预习,你对年、月、日有了哪些了解?有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学生纷纷汇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三)在学生预习后,教师要恰当改变教学策略预习很重要,但要能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同时,给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驾驭课堂能力的要求。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灵活的选用教法,设计合理的科学的教学过程。在教材处理上做到以教材为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1、学生:“说得清”的,教师:就作“点焊”。学生预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后的教学片段:师(板书“1/2”):看到1/2,你们想到了什么?生1:1/2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有这样的1份。生2:1/2=1÷2=0.5。生3:1/2就是“一半”的意思。生4:1/2=2/4=3/6=……。师:你是怎么知道它们相等的呢?生4:它们都表示“一半”呀。画图可以说明。(该生画图解释,又有学生受启发采用其他图例补充)师:对。还有其他观点吗?生5:它们都等于0.5。生6:它们符合分数的基本性质。师:哦,那你会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讲解吗?该生发言,其他学生补充。从以上教学片段可见,有些教材内容比较“简单”,是指新知识比较单一或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教学内容,学生有能力自学会大部分新知识。教学这种教材的课堂上,教师可提供一个比较好的素材或情景,让学生尽情“挥洒”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教师相机“点焊”学生参差不齐(先后顺序杂乱、深度广度不同、正解误解并存)的汇报,整理成“章”,沟通成“网”,从而把学生预习时比较零散和孤立的、按水平方式排列的知识点“焊接”成颇具条理和逻辑的、按层次有序排列的知识链。2、学生:“道不明”的,教师:就作“点拨”。学生预习《最小公倍数》一课后的教学片段:师:同学们,昨天大家预习了《最小公倍数》一课,你现在想求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呢?生1:16和18。生2:12和30。……师:我们就选12和30这两个数,请同学们用预习后的方法求出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教师巡视,学生汇报。方法一:12的倍数有12、24、36、48、60、72……30的倍数有30、60、90、120、150……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60。方法二:师: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生:我不明白,为什么把2、3、2、5乘起来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师:谁会解释?学生陷入沉思,教师出示思考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凭籍旧知的学习和新知的预习,对一些浅显的知识学生能自学并理解,对一些深奥的知识学生能临摹但不解。教师就应在学生汇报中充分“暴露”他们的“已知”与“未知”,对学生已“漂白”的知识教师仅需“淡妆”与梳理,对学生尚“疑无路”的知识教师就需“浓抹”与点拨。3、学生:“看不到”的,教师:就作“点补”。学生预习《圆柱的认识》一课后的教学片段:师:圆柱的侧面后是一个什么图形呢?生:通过预习,我知道圆柱的侧面图是长方形。(学生示范,边剪边说剪的方法)师:你们还有其他想法吗?(学生摇头)师:圆柱的侧面图只是长方形吗?学生面面相嘘,随即有的讨论,有的操作。生1:我发现,如果斜着剪,圆柱侧面图是平行四边形。生2:我随便剪,圆柱侧面图是不规则图形。师:对啊。我们应不局限于书上说的剪法,还可从其他角度思考问题。不过,严老师再有一个问题,圆柱的这些图形能不能归纳成长方形?学生又说的说,做的做。生1: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生2:不规则图形也可以转化成长方形。……学生毕竟“视力”有限,难以“钻”进教材,看不到其中所蕴涵的“敏感地带”,也难以“跳”出教材,看不到其中可发展的“动感地带”。教师就可于此“点补”,启发引导学生透过书本看到它的“根须”与“枝叶”,让学生有“又一村”的新发现、新思路,从而加深认识、扩大视野,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知识。总之,预习后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将更呈非线性、不定性、“随意”性和开放性。教学设计只能粗线条,不再是“精雕细刻”、“一帆风顺”,详细方案将地遵循学生的意愿、意想、意会、意志而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教师的组织将更具挑战性,必须炼就更强的“理”(梳理学生的已知)、“抓”(抓取学生的未知)、“挖”(挖掘学生的潜能)、“扩”(扩充学生的储备)等本领,来*整个课堂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在“随心”中学会诉说、倾听、质疑、辩论、钻研、抒情,使课堂教学不因学生的“所欲”而混乱和失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0:42

对于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的培养,现在的观点并不统一,一种观点认为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组织学生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另一种观点认为预习使学生提前知道了教学内容的结果,学生就不会“慢慢地与教师经历困惑、操作、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品尝探索成功的满足和愉悦”,不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还会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培养。甚至出现少数课前预习的学生在新课开始就报出答案,让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景遭遇尴尬的现象。对此,我想谈谈我的一些体会。一、预习,必不可少教学实践表明,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孩子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最有效途径。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一)预习,将教材变成“学材”学生是能动的人,教材也并非摆设。学生完全有可能预先翻阅教材。预习后,对简单的问题,学生能从容而顺利解决,增加了表现的机会;对复杂的问题,学生有前面节省下来的充裕时间来重点攻关,增加了成功的机会。如果只有一些学生有预习行为,那么他们的超前回答有时的确会“搞砸”课堂。其“糟糕”的原因在于其他学生没有预习教材,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状态不同。教师难以兼顾和*学生这种“有所知”与“未所知”并存的局面,可能导致预设的教学方案减效甚至失效。解决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禁止全体学生预习,教材就是“教材”;另一种是倡导全体学生预习,教材变成“学材”。这里,我倾向后者,谱写好预习后的课堂教学篇章。这样,师生“步调一致”,教学秩序还会乱吗?!至此,预习就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转而成为学生“致富”门路和“追求”对象。(二)预习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和创新从长远看,信息化社会知识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如果都由教师教给学生或者都由学生探究得到,这不现实,也没必要。终身教育更需要一个人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限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预习后未必就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预习过程或许是“囫囵吞枣”的不细致,或许是“蜻蜓点水”的不深入,所以他们更想在课堂中“反刍”,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细嚼”和“消化”那些预习时“吃不了兜着走”的知识。此时,学生的探究和创新将更具深层性,他们不再“徘徊”于知识的直白处和局限于教材的坦露处,而会“缠绵”于知识的曲折处和创造于教材的潜隐处。例如:学生预习后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的探究点可在“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创新点可在“还有其他剪拼方法吗”。(三)将学困生“补在课前”学困生对预习的教学方式会感到困难。对此,我们把传统的“补在课后”改为“补在课前”,帮助学困生复习旧知并预习新知,缩短他们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便于他们适应预习后的课堂教学。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组织学生进行预习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往往见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对学生说:“回家把明天要学的内容预习一下。”但学生知道如何预习吗?许多学生把预习简单理解成看数学书,学习时走马观花,一目十行,难以深入教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新知,也有些学生把书后的习题做一遍便认为是大功告成了。学生的预习指导不到位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会造成学生依赖模仿的习惯,会缩小探究的空间,导致思路闭塞,难以实现创新,*了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出现,甚至造成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的减退。(一)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预习确实,预习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要根据具体内容具体处理,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预习。对于课堂上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时候需要预习,预习使课堂教学变得充实、丰满起来,使课堂上的交流充分、深刻起来;有时候则不需要预习,不预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种新鲜感,有一种探究的*和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具体到教材中的某一个章节或某一篇课文,要不要预习,教师就要根据学生、教材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作出决策了。我个人认为,数学课预习的重点应放在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的掌握上。比如,《确定位置》一课,教室里的第6组第2个同学,就可以用数对(6,2)表示。也就是用数对的形式来表示位置。这么一课的内容如过让学生提前预习,学生就不可能出现在课堂上创造数学符号的灵性。即使学生在预习后对“数对”的理解只是一知半解,但书上已有的模型会扼杀他的创造*。(二)开展丰富多彩的预习活动学生可以去阅读教材,也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去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查阅资料、进行调查、制作学具等等,都可以看作预习。进行预习时,可以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也可以是群体行为,如小组合作、请教家长和教师等等。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经常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在课前先与同学自行交流、自行解决,把不明确的问题或是有价值的问题简单地记录在黑板上。在课堂上,能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探究活动。如“年、月、日”一课是课前预习的。因此,一开课我说:“通过课前预习,你对年、月、日有了哪些了解?有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学生纷纷汇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三)在学生预习后,教师要恰当改变教学策略预习很重要,但要能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同时,给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驾驭课堂能力的要求。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灵活的选用教法,设计合理的科学的教学过程。在教材处理上做到以教材为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1、学生:“说得清”的,教师:就作“点焊”。学生预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后的教学片段:师(板书“1/2”):看到1/2,你们想到了什么?生1:1/2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有这样的1份。生2:1/2=1÷2=0.5。生3:1/2就是“一半”的意思。生4:1/2=2/4=3/6=……。师:你是怎么知道它们相等的呢?生4:它们都表示“一半”呀。画图可以说明。(该生画图解释,又有学生受启发采用其他图例补充)师:对。还有其他观点吗?生5:它们都等于0.5。生6:它们符合分数的基本性质。师:哦,那你会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讲解吗?该生发言,其他学生补充。从以上教学片段可见,有些教材内容比较“简单”,是指新知识比较单一或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教学内容,学生有能力自学会大部分新知识。教学这种教材的课堂上,教师可提供一个比较好的素材或情景,让学生尽情“挥洒”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教师相机“点焊”学生参差不齐(先后顺序杂乱、深度广度不同、正解误解并存)的汇报,整理成“章”,沟通成“网”,从而把学生预习时比较零散和孤立的、按水平方式排列的知识点“焊接”成颇具条理和逻辑的、按层次有序排列的知识链。2、学生:“道不明”的,教师:就作“点拨”。学生预习《最小公倍数》一课后的教学片段:师:同学们,昨天大家预习了《最小公倍数》一课,你现在想求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呢?生1:16和18。生2:12和30。……师:我们就选12和30这两个数,请同学们用预习后的方法求出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教师巡视,学生汇报。方法一:12的倍数有12、24、36、48、60、72……30的倍数有30、60、90、120、150……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60。方法二:师: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生:我不明白,为什么把2、3、2、5乘起来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师:谁会解释?学生陷入沉思,教师出示思考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凭籍旧知的学习和新知的预习,对一些浅显的知识学生能自学并理解,对一些深奥的知识学生能临摹但不解。教师就应在学生汇报中充分“暴露”他们的“已知”与“未知”,对学生已“漂白”的知识教师仅需“淡妆”与梳理,对学生尚“疑无路”的知识教师就需“浓抹”与点拨。3、学生:“看不到”的,教师:就作“点补”。学生预习《圆柱的认识》一课后的教学片段:师:圆柱的侧面后是一个什么图形呢?生:通过预习,我知道圆柱的侧面图是长方形。(学生示范,边剪边说剪的方法)师:你们还有其他想法吗?(学生摇头)师:圆柱的侧面图只是长方形吗?学生面面相嘘,随即有的讨论,有的操作。生1:我发现,如果斜着剪,圆柱侧面图是平行四边形。生2:我随便剪,圆柱侧面图是不规则图形。师:对啊。我们应不局限于书上说的剪法,还可从其他角度思考问题。不过,严老师再有一个问题,圆柱的这些图形能不能归纳成长方形?学生又说的说,做的做。生1: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生2:不规则图形也可以转化成长方形。……学生毕竟“视力”有限,难以“钻”进教材,看不到其中所蕴涵的“敏感地带”,也难以“跳”出教材,看不到其中可发展的“动感地带”。教师就可于此“点补”,启发引导学生透过书本看到它的“根须”与“枝叶”,让学生有“又一村”的新发现、新思路,从而加深认识、扩大视野,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知识。总之,预习后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将更呈非线性、不定性、“随意”性和开放性。教学设计只能粗线条,不再是“精雕细刻”、“一帆风顺”,详细方案将地遵循学生的意愿、意想、意会、意志而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教师的组织将更具挑战性,必须炼就更强的“理”(梳理学生的已知)、“抓”(抓取学生的未知)、“挖”(挖掘学生的潜能)、“扩”(扩充学生的储备)等本领,来*整个课堂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在“随心”中学会诉说、倾听、质疑、辩论、钻研、抒情,使课堂教学不因学生的“所欲”而混乱和失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0:42

对于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的培养,现在的观点并不统一,一种观点认为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组织学生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另一种观点认为预习使学生提前知道了教学内容的结果,学生就不会“慢慢地与教师经历困惑、操作、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品尝探索成功的满足和愉悦”,不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还会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培养。甚至出现少数课前预习的学生在新课开始就报出答案,让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景遭遇尴尬的现象。对此,我想谈谈我的一些体会。一、预习,必不可少教学实践表明,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孩子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最有效途径。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一)预习,将教材变成“学材”学生是能动的人,教材也并非摆设。学生完全有可能预先翻阅教材。预习后,对简单的问题,学生能从容而顺利解决,增加了表现的机会;对复杂的问题,学生有前面节省下来的充裕时间来重点攻关,增加了成功的机会。如果只有一些学生有预习行为,那么他们的超前回答有时的确会“搞砸”课堂。其“糟糕”的原因在于其他学生没有预习教材,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状态不同。教师难以兼顾和*学生这种“有所知”与“未所知”并存的局面,可能导致预设的教学方案减效甚至失效。解决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禁止全体学生预习,教材就是“教材”;另一种是倡导全体学生预习,教材变成“学材”。这里,我倾向后者,谱写好预习后的课堂教学篇章。这样,师生“步调一致”,教学秩序还会乱吗?!至此,预习就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转而成为学生“致富”门路和“追求”对象。(二)预习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和创新从长远看,信息化社会知识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如果都由教师教给学生或者都由学生探究得到,这不现实,也没必要。终身教育更需要一个人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限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预习后未必就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预习过程或许是“囫囵吞枣”的不细致,或许是“蜻蜓点水”的不深入,所以他们更想在课堂中“反刍”,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细嚼”和“消化”那些预习时“吃不了兜着走”的知识。此时,学生的探究和创新将更具深层性,他们不再“徘徊”于知识的直白处和局限于教材的坦露处,而会“缠绵”于知识的曲折处和创造于教材的潜隐处。例如:学生预习后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的探究点可在“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创新点可在“还有其他剪拼方法吗”。(三)将学困生“补在课前”学困生对预习的教学方式会感到困难。对此,我们把传统的“补在课后”改为“补在课前”,帮助学困生复习旧知并预习新知,缩短他们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便于他们适应预习后的课堂教学。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组织学生进行预习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往往见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对学生说:“回家把明天要学的内容预习一下。”但学生知道如何预习吗?许多学生把预习简单理解成看数学书,学习时走马观花,一目十行,难以深入教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新知,也有些学生把书后的习题做一遍便认为是大功告成了。学生的预习指导不到位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会造成学生依赖模仿的习惯,会缩小探究的空间,导致思路闭塞,难以实现创新,*了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出现,甚至造成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的减退。(一)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预习确实,预习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要根据具体内容具体处理,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预习。对于课堂上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时候需要预习,预习使课堂教学变得充实、丰满起来,使课堂上的交流充分、深刻起来;有时候则不需要预习,不预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种新鲜感,有一种探究的*和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具体到教材中的某一个章节或某一篇课文,要不要预习,教师就要根据学生、教材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作出决策了。我个人认为,数学课预习的重点应放在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的掌握上。比如,《确定位置》一课,教室里的第6组第2个同学,就可以用数对(6,2)表示。也就是用数对的形式来表示位置。这么一课的内容如过让学生提前预习,学生就不可能出现在课堂上创造数学符号的灵性。即使学生在预习后对“数对”的理解只是一知半解,但书上已有的模型会扼杀他的创造*。(二)开展丰富多彩的预习活动学生可以去阅读教材,也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去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查阅资料、进行调查、制作学具等等,都可以看作预习。进行预习时,可以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也可以是群体行为,如小组合作、请教家长和教师等等。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经常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在课前先与同学自行交流、自行解决,把不明确的问题或是有价值的问题简单地记录在黑板上。在课堂上,能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探究活动。如“年、月、日”一课是课前预习的。因此,一开课我说:“通过课前预习,你对年、月、日有了哪些了解?有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学生纷纷汇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三)在学生预习后,教师要恰当改变教学策略预习很重要,但要能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同时,给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驾驭课堂能力的要求。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灵活的选用教法,设计合理的科学的教学过程。在教材处理上做到以教材为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1、学生:“说得清”的,教师:就作“点焊”。学生预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后的教学片段:师(板书“1/2”):看到1/2,你们想到了什么?生1:1/2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有这样的1份。生2:1/2=1÷2=0.5。生3:1/2就是“一半”的意思。生4:1/2=2/4=3/6=……。师:你是怎么知道它们相等的呢?生4:它们都表示“一半”呀。画图可以说明。(该生画图解释,又有学生受启发采用其他图例补充)师:对。还有其他观点吗?生5:它们都等于0.5。生6:它们符合分数的基本性质。师:哦,那你会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讲解吗?该生发言,其他学生补充。从以上教学片段可见,有些教材内容比较“简单”,是指新知识比较单一或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教学内容,学生有能力自学会大部分新知识。教学这种教材的课堂上,教师可提供一个比较好的素材或情景,让学生尽情“挥洒”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教师相机“点焊”学生参差不齐(先后顺序杂乱、深度广度不同、正解误解并存)的汇报,整理成“章”,沟通成“网”,从而把学生预习时比较零散和孤立的、按水平方式排列的知识点“焊接”成颇具条理和逻辑的、按层次有序排列的知识链。2、学生:“道不明”的,教师:就作“点拨”。学生预习《最小公倍数》一课后的教学片段:师:同学们,昨天大家预习了《最小公倍数》一课,你现在想求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呢?生1:16和18。生2:12和30。……师:我们就选12和30这两个数,请同学们用预习后的方法求出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教师巡视,学生汇报。方法一:12的倍数有12、24、36、48、60、72……30的倍数有30、60、90、120、150……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60。方法二:师: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生:我不明白,为什么把2、3、2、5乘起来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师:谁会解释?学生陷入沉思,教师出示思考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凭籍旧知的学习和新知的预习,对一些浅显的知识学生能自学并理解,对一些深奥的知识学生能临摹但不解。教师就应在学生汇报中充分“暴露”他们的“已知”与“未知”,对学生已“漂白”的知识教师仅需“淡妆”与梳理,对学生尚“疑无路”的知识教师就需“浓抹”与点拨。3、学生:“看不到”的,教师:就作“点补”。学生预习《圆柱的认识》一课后的教学片段:师:圆柱的侧面后是一个什么图形呢?生:通过预习,我知道圆柱的侧面图是长方形。(学生示范,边剪边说剪的方法)师:你们还有其他想法吗?(学生摇头)师:圆柱的侧面图只是长方形吗?学生面面相嘘,随即有的讨论,有的操作。生1:我发现,如果斜着剪,圆柱侧面图是平行四边形。生2:我随便剪,圆柱侧面图是不规则图形。师:对啊。我们应不局限于书上说的剪法,还可从其他角度思考问题。不过,严老师再有一个问题,圆柱的这些图形能不能归纳成长方形?学生又说的说,做的做。生1: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生2:不规则图形也可以转化成长方形。……学生毕竟“视力”有限,难以“钻”进教材,看不到其中所蕴涵的“敏感地带”,也难以“跳”出教材,看不到其中可发展的“动感地带”。教师就可于此“点补”,启发引导学生透过书本看到它的“根须”与“枝叶”,让学生有“又一村”的新发现、新思路,从而加深认识、扩大视野,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知识。总之,预习后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将更呈非线性、不定性、“随意”性和开放性。教学设计只能粗线条,不再是“精雕细刻”、“一帆风顺”,详细方案将地遵循学生的意愿、意想、意会、意志而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教师的组织将更具挑战性,必须炼就更强的“理”(梳理学生的已知)、“抓”(抓取学生的未知)、“挖”(挖掘学生的潜能)、“扩”(扩充学生的储备)等本领,来*整个课堂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在“随心”中学会诉说、倾听、质疑、辩论、钻研、抒情,使课堂教学不因学生的“所欲”而混乱和失重。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游泳镜防雾剂有害吗 费用多少,外包制作H5的微信小游戏大概需要多久? 外包制作H5的微信小游戏大概需要多久? 你好,问一下在韩国首尔打架怎么办人让警察抓了 在韩国打架动刀的后果你知道吗? 在韩国打架有哪些后果呢? 韩国非法打工打架怎么理赔 hp4411s开机后屏幕一直不亮 但外接hdmi有显示 但是每次开机到了欢迎屏... 社区禁毒宣传工作计划(优质5篇) 国内外纪录片网站,开拓视野,不做绝望的文盲 要一个15分钟左右的演讲,是关于传统习俗的、 给我一篇关于感恩节的演讲和对于大学辩论的一些知识 关于节日的英语演讲稿 这个字玺读什么 为什么图片在线转换不了JPG格式 小石潭记课后第二题复述200字,急急急。 如何把照片修改成格式为jpg,文件大小必须在20kb—45kb之间,并且是宽度象素和高度象素是1 初二下册小石潭记课后练习题答案!!书上的课后习题。 <小石潭记>的课后习题 初二人教版的《小石潭记》的课后答案?求求你们了,快点啊! 小石潭记的课后题的答案 新纪元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小石潭记》赏析(200)字 怎样提高阅读能力研究课题 小石潭记教案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初二语文《小石潭记》课后研讨与练习 联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什么样的公司? 学习完小石潭记这一课后有什么收获(写两条),谢谢! 钱塘江大桥底下是火车,上面是汽车,为什么这么设计,而不是颠倒过来? 乐高课老师就得作业。。。 联想激光多功能一体机m7400更换了碳粉后如何清零。 我的电脑右下角有个电脑图标带个红色的叉,不能上网,求解! 小学如何转化学困生学习策略课题 如何转化数学科目学困生的研究中期总结 岚图梦想家领衔,5月份即将上市新车中,新能源车型仍是焦点 5月新车:岚图梦想家/红旗LS7等 国产车越来越“壕” 20万公里的新能源车能买吗? 汽车资讯∣汽车消费端压力倍增;Q1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59%份额 请问东风新能源汽车的品质怎样?五万左右能入手吗? 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是什么?(科普电驱动系统) U型钢有几种型号 280×70×20×2.5U型钢每米多重? 一汽丰田bZ4X开启预售 续航or性能如何选择? 比亚迪秦prodm新能源汽车停了两天断电了怎么回事 新能源汽车轮胎故障灯是什么原因,可以怎样解决呢? 刚买的新能源汽车回家发现不能充电,到4s店检测是充电管理系统故障,即么我可 法律职业资格证书B证的使用范围是怎样的?地域方面受怎样*(详细)?感谢! 新能源汽车有哪些短板? 您好,我的nova3的内外屏都坏了,拿到实体店修需要多久能修好,可以在几小时之内修好吗 当兵句子10字内 父亲犯罪对以当兵子女有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