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连续库存补充计划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10:3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2 07:50
连续库存补充计划也叫自动补货模式,简称CRP,是利用及时准确的销售时点信息确定已销售的商品数量,根据零售商或批发商的库存信息和预先规定的库存补充程序确定发货补充数量和配送时间的计划方法。
CRP改变了零售商向贸易伙伴生成订单的传统库存补充方式,它是由供应商根据从客户那里得到的库存和销售方面的信息,决定补充货物的数量。在库存系统中,订货点与最低库存之差主要取决于从订货到交货的时间、产品周转时间、产品价格、供销变化以及其他变量。订货点与最低库存保持一定的距离是为了防止产品脱销情况的出现。最高库存与订货点之差主要取决于交货的频率、产品周转时间、供销变化等。为了快速反应客户“降低库存”的要求,供应商通过与零售商缔结伙伴关系。主动向零售商频繁交货,并缩短从订货到交货之间的时问吼隔。这样,就可降低整个货物补充过程(由工厂到商店)的存货,尽量切合客户的要求。同时减轻存货和生产量的波动。
可见,CRP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在信息系统开放的环境中,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通过进行库存报告、销售预测报告和订购单报文等有商业信息的最新数据交换,使得供应商从过去单纯地执行零售商的订购任务转而主动为零售商分担补充存货的责任,以最高效率补充销售点或仓库的货品。
例如全球知名商业巨头沃尔玛公司的补货策略:对于每一种商品,沃尔玛店铺都制定一个安全库存水平,一旦现有库存低于这个水平,沃尔玛的计算机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自动向供应商订货。供应商根据沃尔玛店铺近期的销售数据,分析出商品的销售动向,再以商品库存数据为基础,同时兼顾物流成本,决定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向沃尔玛的店铺发货,以多频度少数量进行连续库存补充,这一系列的程序正是自动补货模式CRP的写照。CRP的决策由客户(存货所在地)负责,也即存货的决策权及所有权与存货的物理位置一致。应该说,仅从决策主体的角度来看,CRP与传统的推式库存补货模式并没有什么不同,但CRP是基于事实上的需求数据即时补货的,而推式补货是基于预测需求数据超前补货的。
自动补货模式主要适合没有IT系统或基础设施来有效管理他们的库存的下游企业以及实力雄厚、市场信息量大、有较高的直接存储交货水平的上游厂商。
ARP的内涵及优越性
ARP系统主要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快捷、准确地获取客户销售点的需求信息,并据此进行自动补货的跨企业的合作式库存控制模式。自动补货系统最初应用于零售渠道,即高效顾客响应(ECR)系统,如美国的巨人食品经常性地与制造商进行信息交流以及业务运作的协调,利用ECR取得库存大幅度减少。随后,服装业也陆续采用了ARP即快速响应(QR)系统,如服装零售商迪拉德利用QR系统使库存效率明显增加。随着—气RP的优越性逐步显现,各种不带行业特点的ARP模式也应运而生,如连续补货模式(CRP)、供应商管理库存(VMI)、聚合点库存(CPI)等。
相对于传统的推式库存系统,核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实时补货。ARP是直接基于实际需求信息即时补货的,而传统的库存模式是依据需求预测超前补货的。
2.信息化程度高。信息技术是ARP的技术平台,是实现信息共享的前提条件。ARP是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于一体的电子补货系统,其绩效直接受制于企业的信息技术水平。
3.合作式库存控制。ARP突破了传统的分散式库存管理模式,实施面向供应链的合作式管理,它强调整个供应链的协调与优化,通过提高供应链的绩效使各个企业受益。
4.高素质的管理人员。ARP是跨功能、跨企业的库存管理模式,这要求库存管理人员具有团队协作意识,有较强的业务协调能力。同时,管理人员要有更丰富的专业知识,以便作出合理的库存控制决策。ARP的上述特点使得其在成本及服务绩效方面明显优于预测式库存模式,如交货期缩短、库存周转加快、缺货减少、库存投资下降以及产品竞争力增强、销售收入增加等。
影响ARP绩效的因素
ARP的绩效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涉及交易、战略、组织三方面:
1.交易因素。
交易因素包括信息共享度、标准化(或顾客化)程度、成本变动性、竞争激烈(市场不确定性)程度。
(1)信息共享度。ARP要求供需双方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对方客户的需求、库存等方面的信息,因而信息共享度成为影响VMI绩效的重要因素。许多学者对ARP模式下信息共享的价值作了研究,认为信息共享可大幅度减少库存成本,并且需求的波动性越大,信息共享价值也越大。这表明,外部不确定性越大,信息共享也更加重要和必要。
(2)标准化程度。标准化涉及到成本和服务水平的平衡。一方面,对所有顾客采取标准化的ARP能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另一方面,标准化使ARP很难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降低了服务水平,影响顾客满意度。因此,企业必须合理选择ARP的标准化程度、平衡成本和服务水平以使总体绩效最优。
(3)成本变动性。成本变动使得库存优化难度增加。因为补货决策是基于一些成本参数并通过数学模型而作出的。如果成本参数不确定,如订货成本、单位持有成本、单位缺货成本等,决策者很难作出最优补货决策。成本变动性越大,库存控制更加困难,成本效率也就越低。另外,成本变动也会影响顾客满意度,进而影响产品需求。由于厂家要维持一定的利润,成本变动必然导致价格变化。特别是当价格增加时,由于供方没有按预定价格供货,顾客满意度下降,使企业信誉受损。总之,成本变动性对ARP的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4)竞争激烈程度。据交易成本理论,外部不确定性影响组织之间的契约安排。外部不确定性常常受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影响。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对市场作出快速响应。由于市场的压力,企业不得不将交易及决策内部化,以规避外部不确定性风险。企业通过这种内部化减少提前期,降低订货周期及订购量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库存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正是基于这种原因,许多企业积极采取ARP模式以应对快速多变的外部环境。因些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实施ARP的积极性越高,投入也越大,ARP的效益越加明显。如在过去那种计划经济环境下,竞争激烈程度低,市场不确定性小,实施ARP不会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ARP的增效功能甚微。不难看出,市场竞争力度对ARP效能的影响正是正面的。
2.战略因素。
企业经营战略可分为市场定位战略和利润定位战略。企业战略对ARP的绩效会产生重大影响。
(1)市场定位战略。该战略是通过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取得市场竞争优势,从而迫使竞争对手退出目标市场或阻止潜在竞争对手进入目标市场,其主要着眼于长期的战略目标而不是短期的经济利益。为了增加市场进入障碍,市场定位型企业往往与供应链成员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以构建一条以增加顾客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为首要目标的ARP配送渠道,增加合作伙伴对渠道关系的依赖性,降低合作伙伴转向竞争对手的可能性。该战略把改善渠道关系作为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企业与供应商或客户形成的ARP安排有助于加强供需合作与协调,提高快速响应能力及服务水平。因此,市场定位战略会促使m讲的服务水平提高,但该战略强调顾客价值的增值,因而一般采取顾客化程度高的配送渠道,致使标准化程度低,规模效益不佳,产品成本增加。
(2)利润定位战略。该战略主要关注短期经济效益,采取标准化的配送渠道以降低产品成本,因而该战略对成本有积极意义。但利润定位型企业对长期合作的兴趣不大,供需双方只是一种松散式的合作关系,甚至仅仅是一种市场交易关系。所以ARP的信息共享、运作协调都比较困难,导致响应能力弱化,服务水平下降。
3.组织因素。
一是企业规模,企业规模越大,成本和服务绩效越佳。二是决策集中度,笔者认为,决策集中度服务水平的影响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当需求品种变动较大时,分散式决策更有利;当需求品种变动较小而需求数量变动较大时,集中决策更有利。
各种形式的ARP的比较分析
从决策主体及管理机制的角度来看,ARP包括CRP、VMI、CPI三种形式。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基于客户的销售点数据进行补货。但不同形式的ARP决策主体、决策集中度以及绩效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1.决策主体的差异。CRP的决策由客户(存货所在地)负责,也即存货的决策权及所有权与存货的物理位置一致。应该说,仅从决策主体的角度来看,CRP与传统的推式存货补货模式并没)有什么不同,但CRP是基于事实上的需求数据即时补货的,而推式补货是基于预测需求数据超前补货的。在VMI系统中,客户的补货决策由供应商负责。在该模式下,存货物理位置与决策主体不一致,并且客户的库存费用及财务责任均由供应商承担。VMI是存货位置与存货管理权分离的典型范例。CPI的补货决策由聚合点企业承担,供应链各节点的库存均集中在链中的某一节点(聚集点)。聚集点是使得存货从该节点到达最终顾客(消费者)的时间等于最终顾客所要求的交货期。CPI的补货决策权由上游节点向聚合点转移,这与VMI的从下游往上游转移有明显不同。
2.决策集中度差异。CRP的补货决策权仍属于各节点企业,决策集中度低。VMI将两节点的补货决策均由供应商负责,因而VMI的决策集中度高于CRP。CPI是多节点库存的集中补货,其决策集中度最高。
3.库存成本的差异。CPI模式在弱化“长鞭”效应的方面要比VMI更具有优势,主要是由于聚合点的补货直接依赖于供应链终端的信息,防止了多层级的需求放大。而VMI只能削弱一个层级的“长鞭”效应。另外,由于产品价值随产品向下游移动而增加,节点单位持有成本也随之增大,而CPI在下游节点处不持有库存,从而有效规避了下游节点的高额库存持有成本。因此,当聚合点定位在上游时,CPI的库存成本要明显低于CRP和VMI。就VMI与CRP比较而言,在VMI系统中,供应商可以合理调整供需双方的库存以降低渠道成本,而在CRP系统中,供需双方只对自身的库存有管理权,不能实施整个供应渠道的优化,因而VMI的库存成本低于CRP。
4.需求响应能力的差异。由于VMI模式下供应商能够基于供需双方的信息对双方的库存及相关资源作统筹安排,确保双方的业务活动协调与同步,降低了缺货的可能性,其快速响应能力要强于CRP。而CPI将库存定位在上游,因而交货提前期要比CRP和VMI的长,响应能力不如CRP和VMI。另外,存货在渠道上的时间以及顾客要求的交货期都是变化的,因而聚合点时常要调整,但调整聚合点又需要库存点转换以及契约安排的变更,这也会影响顾客响应能力和服务水平。
5.契约安排复杂程度的差异。VMI和CPI均存在成本和收益重新分配的问题,其契约安排的复杂性明显要比CRP的要大。特别是,CPI的契约涉及多个企业闯的利益关系,其复杂性和风险度要大大高于VMI。为了使企业从CPI都受益,必须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以契约的形式明确各企业间的关系,如聚合点库存成本的分摊及供应链收益的分配等。
6.延迟形式的差异。Bowersox和Closs将延迟策略分为时间延迟、位移延迟和形体延迟。时间延迟是指商品流(物流)延迟直至接到订单时为止。可以说,这种延迟的实质就是以订单为驱动源的物流运作。ARP系统的补货都是直接基于实际需求丽不是预测需求,也即补货必须等到订单后才进行,因此CRP、VMI、CPI都具有时间延迟的特征。位移延迟是指库存定位在供应链上游的制造或配送中心而推迟商品流,这种延迟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在上游集中库存减少下游的库存,从而实现规模库存效益,降低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成本。CPI明显具有位移延迟身g特征。
参考文献
刘志学.现代物流手册.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2.0 2.1 2.2 柳键.供应链自动补货模式的特征及其对比分析.经济师.2003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