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03: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8 00:10
高心夔以其深厚的学识在小学领域独树一帜,精通诗歌创作,尤其醉心于魏晋古风,自创诗风,自号“陶堂”。他的诗作在遣词造句上别出心裁,展现出沉雄峭拔且诙诡多变的特色,被归类于近代以模仿古风为主的“汉魏六朝诗派”中的重要人物。王闿运在《湘绮楼说诗》中评价他的诗歌,认为他的长篇诗歌技艺在陆机、谢灵运之间,与王维、杜甫的风格相似,并期待他能在诗坛树立独特的旗帜,区别于湘派吟唱。即使是当时著名的讥讽时人者李慈铭,也不得不承认高心夔是真正的名士,文学才华冠绝江右,他于己未、庚申两榜考试中崭露头角,很少有人能与之匹敌。
高心夔在篆刻艺术上也造诣深厚,他的技艺不拘泥于浙、皖两大流派,开辟了全新的风格,至今仍有许多他的刻印作品流传。他的书法技艺高超,临摹颜真卿的字帖几乎可以乱真,其中江苏宜兴“东坡书院”的匾额,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他的著作丰富,包括《陶堂志微录》五卷、《陶堂遗文》《恤诵》《碑求九》各一卷,这些作品都是他学术和艺术成就的见证,为近代诗坛和艺术界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高心夔(1835~1883)原名高梦汉,字伯足,号碧湄,又号陶堂、东蠡,江西湖口县城山乡高大屋村人。咸丰九年进士,两次考试都因在“十三元”一韵上出了差错,被摈为四等,后官吴县知县。工诗文,善书,又擅篆刻,著有《陶堂志微录》。高心夔与王闿运、龙汝霖、李寿蓉和黄锡焘曾为清末宗室贵族肃顺的幕府,号称“肃门五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