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03:1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2 18:38
从《东洋见闻录》的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除了传统的火法冶炼之外,还有一种被称为“胆水冶铜法”的特殊冶炼方法。这一方法通过使用含硫酸铜的天然泉水(通常被称为石胆或胆矾)作为原料,借助金属铁从溶液中置换出铜,然后通过加热处理,最终获得铜锭。这一过程依赖于天然硫化铜矿石的风化和氧化作用,生成可溶性硫酸铜,再通过地下水和雨水的浸泡、淋洗溶解于泉水中。只要铜的浓度足够高,胆水便可以作为水法冶铜的原料。
早在汉代,我国先民就已注意到金属铁可以置换出铜的现象,相关记载在《淮南万毕术》等古籍中都有提及。这一现象在《神农本草经》和《抱朴子·内篇》等文献中也有详细描述。然而,直到唐代,方士们才开始利用这一化学变化,将石胆水与水银一同加热熬炼,通过置换出的铜与水银结合形成汞齐,再将铜汞齐加热蒸馏出水银,得到红铜粉。他们将这一过程称为“红银”,自以为实现了铁向铜的转变。
约在五代时期,“胆水冶铜法”正式成为一种实用性的铜冶炼方法。到了宋代,这种工艺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据《宋会要·食货篇》记载,北宋徽宗年间以胆水冶铜的地区共有11处,其中韶州岑水、信州铅山、饶州德兴等三处规模较大。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全国胆铜总产量达到了1874427斤,约占当时铜产量的12%。即使在赵宋王朝偏安江南后,江南14州的铜产量急剧下降,但乾道年间胆铜产量仍有21万斤,占南宋当年铜总产量的80%。因此,宋代对胆铜生产给予了高度重视,南宋人张甲专门撰写《浸铜要略》一书,详细记录了当时胆铜的生产情况。
关于浸取胆铜的具体操作,《宋史·食货志》有详细记载。操作方法是将生铁打成薄片,放入贮有胆水的槽中浸泡几天,然后刮取析出的泥状铜(称为“赤煤”),并将其入炼炉化炼。当时的技术水平相当高,每用铁二斤四两可以得到一斤铜。此外,当时还存在利用胆土煎铜的“淋铜法”,其基本原理与“胆水法”相似。尽管这一方法“工多利少”,但由于其原料来源丰富,相较于矿铜而言,其利润更为丰厚,因此也被广泛使用。
北宋徽宗赵佶崇宁年间(1102-1106年)始铸,年号钱。有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和崇宁元宝三种。 崇宁通宝当十型,钱文为徽宗亲书,所以又其为御书钱。该钱文书法清秀骨瘦,铁划银钩,是徽宗赵佶瘦金书体存留世间的真实显现。宋徽宗更因铸钱精绝,而于王莽并称“钱法二圣”。钱体厚重,青铜质,锈色古旧,开门的老生坑。之所以谓之大字版,是因此品钱文四字饱满,寄廓接缘。“宝、宁”二字冠点长且向左倾;长点“崇”;斜丁“宁”;高走“通”等,与被公认的各谱均载的大字“崇宁通宝”雷同。除钱径略小外,轮廓宽窄、 穿孔大小亦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