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18:3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2:30
习惯就是我们长时间对自身行为的一种约束,文明也是这样,只要我们在心中时刻有一根文明的弦,有一个文明的尺度约束自己,时间一长,我们就会形成文明的习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那么我们身边就会文明多一些,不文明少一些,美好多一些,不美好少一些。其实做到文明也不是一件难事,我们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我们不在花草中走,我们过路走斑马线,我们不乱贴乱画,我们见面时用文明的语言去交流,我们在公共场合遵守公德,我们在上车的时候排好队,我们在车上给老人让座,这些不都是文明的行为吗?文明不是一种外在的形式,而是一种具体的内容;文明不是一种讲排场,而是真正落实在行动上;文明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做给自己看,只有我们感到文明重要了,我们才真正去做到文明。变要我文明,为我要文明,这不仅是语气的不同,角度的不同,更是一种观念的不同,责任的不同,出发点不同,态度和自觉性也不同,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让这种习惯成为一种动员,成为一种感召,成为一种榜样和力量,这样就会感动更多的人,感染更多的人,也会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到创建文明城市的行列中来,从而形成一种讲文明光荣,不讲文明耻辱的良好风气。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2:31
在现实生活中,不文明行为仍随处可见。登公交时,蜂拥而上一团麻,争抢座位不礼让,拒绝给老幼、孕妇让座;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遵规守矩;电影院里交头接耳,大声喧哗惹人烦;行车路上,车窗抛物肆无忌惮,不礼让行人蛮不讲理,闯红灯、乱加塞无法无天;在景区,乱刻乱画,不服从景区规定和工作人员管理等等。这些不文明行为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极坏,其背后一定有一个无所畏忌、不文明的心理在作祟。其实,文明就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道理。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明礼诚信是古今良训。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文明者善,无礼者恶,文明社会就要讲文明。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人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做到讲文明懂礼貌,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文明、更加和谐。大家一起行动起来,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讲文明,树新风,让文明行为遍布城市的角角落落、大街小巷。努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伟大*做出自己的贡献。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2:31
文明的理念意识要通过学习和践行来培养。小孩子要从娃娃抓起,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家长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笔者还记得,三月市民公园的风铃花绽放,吸引大量游人前来观赏,当中出现了爬树、摇树、摘花等不文明的行为,这种“示范”给孩子的思想理念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希望能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在校内,要结合课堂教学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对学生文明安全、公德礼仪方面的训练,让学生有良好的文明安全理念意识,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国家合格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作为成年人,要与时俱进,学习贯彻环保理念意识,在各种场合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遵章守纪、安全文明的合格公民。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2:32
文明不能仅是停留在口头,真正用行为去践行才能被他人认可。我们需要的不是外在的高压监督,而是内在的自我约束,当心中为文明画上一条线,时时规范自己的行为,形象自会提升。另外,入乡随俗也很重要,了解文化差异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宗教信仰,这样在境外,也能受到当地人的尊重,更能把中国人的文明礼仪和友好态度传递给世界。还有旅游引导的提升,对于旅游经营者,应当提高服务质量,对游客不文明行为疏于引导和管束。不过,最重要的一环,还在游客自身。当我们真正以礼仪之邦的姿态面对世界,方可使这些所谓的谣言不攻自破,方可让世界不仅仅惊叹于我们的经济,更讶异于我们的风姿,五千年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带出国的不应该只是消费力,也应把文明带出国,展示出国人健康文明的素质以及良好的国际形象。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让文明伴随身边。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2:32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这是很多人孩提时代的童谣。可是,总有些人不遵守规则,最后酿成了惨祸。前段时间一个叫药家鑫的青年,由于酒后驾车撞伤了人。担心行人没死又倒车将行人碾压致死。太令人气愤了,这种人不但不文明,而且没有人性。如果文明成为一种习惯。那么生活中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忽视别人的生命,酒后驾车,乱闯红灯。生命就不会在车轮间穿梭。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家庭因为车祸,而支离破碎。难道童谣只是在童年唱一唱,而长大了就忘了吗,文明是一种品德,文明是一种责任,文明是一种担当,文明是一种境界。文明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正如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如果我们人人将文明视为习惯,那么我们的国家该有多美好!我们的世界该有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