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0 15: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02:40
小雅·鹤鸣的诗作共有两章,每章九句,其语言结构相似,但韵脚有所变化。关于诗的主题,学术界有不同的解读。《毛诗序》将其解释为周宣王的教诲,郑笺进一步指出是教导宣王寻求尚未出仕的贤才。王先谦的《诗三家义集疏》指出鲁诗、齐诗、韩诗都与《毛诗》观点相一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则认为,诗的主旨在于劝人向善,这是一篇表达善言接受教诲的诗篇。现代学者程俊英在《诗经译注》中,将此诗视为以借喻手法表达招揽人才的主张,称为‘招隐诗’,这一观点易于理解。
朱熹在对第一章的解读中,将四个比喻概括为诚、理、爱、憎四种思想,认为这些观点可以引申出普遍的真理。他以鹤鸣、鱼潜在渚等为例,从发展变化的角度分析问题。然而,他用程朱理学的视角来解读诗,第二章的解释中更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
程子在《诗集传》中对第二章的结尾做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君子与小人相处的哲学,与朱熹的观点相似。然而,关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字面含义与诗的深层含义,学者们对此有所争议。
程俊英在《诗经译注》中将鹤、鱼、园林、檀树等元素与人事相联系,虽然有时显得牵强,但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解读方式。实际上,从诗的本身来看,这首诗可以视为一首即景抒情之作,描绘了诗人漫步荒野,听到鹤鸣、观察鱼游、欣赏园林和山石的场景,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富有诗意,引人遐思。
阅读时,应注重感受诗的艺术魅力,而不是过度解读。这样,读者才能真正沉浸在诗的意境中,享受其中的乐趣。如果过于追求深意,反而可能陷入玄奥的境地。
小雅·鹤鸣,这是《诗经》中一首即景抒情小诗。在广袤的荒野里,诗人听到鹤鸣之声,震动四野,高入云霄;然后看到游鱼一会儿潜入深渊,一会儿又跃上滩头。再向前看,只见一座园林,长着高大的檀树,檀树之下,堆着一层枯枝败叶。园林近旁,又有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峰,诗人因而想到这山上的石头,可以取作磨砺玉器的工具。后人将其主题作多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