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17:2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21:26
《资本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皇皇巨著,它所研究的主要是什么呢?用马克思在此书初版序言中的话来说,“我要在该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又说:“该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这就是说,《资本论》研究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其目的则是要阐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
《资本论》第一卷最初的德文第一版(1874年出版)共分6章:①商品和货币;②货币转化为资本;③绝对剩余价值生产;④相对剩余价值生产;⑤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进一步研究;⑥资本的积累过程。1873年经马克思修订后出版的德文第二版,调整了原先的篇章结构,把章改为篇,把工资问题从第五章中划分出来独立成篇,总共为7篇;把原先的节改为章,共25章。此外,现行的第一卷还收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时期写的7篇序言和跋,论述了*经济学的对象、阶级性和方法等问题,也是极其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文献。
《资本论》第一卷的研究对象是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心则是阐明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其中的7篇可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篇,阐述商品货币理论,分析商品和货币的属性和本质,阐明劳动价值理论的各个基本原理。这一篇可以说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绪论”或者“引言”。它所阐述的价值理论则是后来分析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篇至第六篇,阐述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分析了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剩余价值的起源,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因为有关资本本质和剩余价值起源的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所以这一部分可以说是《资本论》中具有决定意义的篇章。第三部分为第七篇,阐述资本积累理论,分析资本如何从剩余价值产生,揭示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指出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这一部分从分析资本积累的过程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可以看作整个第一卷的总结。
《资本论》第二卷共有3篇。第一篇题为《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研究了资本循环过程经历的阶段,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不同阶段所采取的形式,以及资本的各种形式在运动中从出发点又回到原出发点所形成的循环形式。第二篇为《资本周转》,研究了资本由流通过程得到的两种新形式——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考察了资本的流通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产生的影响。第三篇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研究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前两篇论述个别资本流通的形式和条件,后一篇则论述社会资本流通的形式和条件。
《资本论》第二卷是在第一卷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资本的流通过程。这个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继续和补充。同时又是第三卷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引言。所以,恩格斯在第二卷序言中说:“对第二卷的卓越的研究,以及这种研究在至今几乎还没有人进入的领域内所取得的崭新成果,仅仅是第三卷的内容的引言。”可见,第二卷又是第一卷到第三卷必经的中间环节。
第三卷题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全卷分为7篇。第一、二、三篇阐述的是平均利润和生产价值的理论。第四篇阐述了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的理论。第五篇阐述了生息资本和利息的理论。第六篇阐述了土地所有制和地租的理论。第七篇阐明了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的关系,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抗性质和历史暂时性质,指出解决这个对抗性的社会生产方式的道路。恩格斯在第三卷的序言中说过,第三卷是马克思的这一主要著作的“理论部分的终结”,阐明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基础上的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研究的最终结论”。它揭示和说明了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阐明了剩余价值的分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