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议和袁世凯在南北议和中的扮演的角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4 18:0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8 01:48
1911年武昌起义后,清廷无人可用,派荫昌统领北洋新军,结果荫昌还是要靠袁世凯。此时的袁世凯提出来六点要求,1)明年召开国会;(2)组织责任内阁;(3)开放党禁;(4)宽容武昌起事人员;(5)宽筹军费;(6)授以指挥前方军事之全权。
在面对全国愈演愈烈的革命起义中,袁世凯已经看到全国人民对共和制度的要求,因此袁世凯退而求其次,主动要求立宪以维持他在清廷的绝对利益和领导地位。而宽筹军费和授以指挥前方军事之全权是他达到这个目的的第一步。控制了军权的袁世凯已经死死的抓住清廷的命脉。
10月29日,张绍曾、卢永祥、蓝天蔚等联名致电清政府,提出十二项条件,主要是要求于年内召开国会,由国会起草宪法,选举责任内阁,并宣示皇族不得充当国务大臣。这个电报名为“兵谏”,其实是一道最后通牒、威胁清政府要把多年来拖延未办的大事,在两个月之内全部办完,如果敢道半个不字,他们马上杀奔北京,绝无讨价还价之余地。同时袁世凯命令北洋军第三镇从东北调回来,调到廊坊一带,以切断第六、第二十两镇的联络线。既然张绍曾、卢永祥、蓝天蔚等的立宪要求与袁世凯一样,为何袁世凯在对镇压武昌起义的同时有要对付他们?以此来看袁世凯并非真心要求立宪,而是这个立宪要有利于他的权力控制,必须由他来主导组阁。
11月9日,通过资政院形式上的选举,清政府正式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12月3日,革命军在武昌开会,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4日,南京光复,由此以南京为中心的南方革命党人正式组织起来,与北方进行正式谈判。12月18日,南北议和代表在英租界市政厅举行第一次会议。双方互阅证件后,南方代表伍廷芳首先提出,必须以成立共和国为双方进行谈判的先决条件。唐绍仪暗示袁内阁并不反对共和制度,但因所处地位不同,目前仍然坚持立宪制度,建议召开临时国会解决这个问题。伍说:“这个问题如不确定,下文从何谈起?”唐解释说:“召开临时国会不过是一种形式,借口减少北方反对和议的阻力。”袁世凯这个时候做了一个含糊暧昧的姿态。袁世凯没直接说支持共和,而说不反对共和。前后都有余地,袁世凯已经在清廷那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清廷立宪也必然以他为核心。
袁世凯一方面对清廷承诺坚守立宪制反对共和以安抚清廷,并且以南方革命党的共和要求作为继续要挟清廷获取更大利益的筹码。另一方面,派唐绍仪南下,以清廷体制要挟革命党,以此来争取他在未来新中国政府的绝对领导地位。因此唐绍仪为首的谈判代表团到达南方后,立刻拉拢张謇。立宪派当然不希望共和制度,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权力要求。因此以张謇为首的立宪派倒向袁世凯,使得革命党人的谈判处境更加恶劣。面对袁世凯咄咄逼人的气势,革命党人唯有让出总统的宝座方可以让袁世凯彻底放弃立宪主张。
早在1911年10月28日起被推举为革命军总司令的黄兴就曾发出这样的电报:“黄兴有电致袁内阁云:若能赞成共和,必可举为总统。”1911年11月30日,各省代表会议在汉口英租界举行。12月2日便通过决议重申:“如袁世凯反正,当公举为临时大总统。”由此可以看出,在武昌起义之初,革命军政府在自己岌岌可危随时有可能被剿灭的情况下,希望通过许诺大总统的位置来让袁世凯这个实力派倒戈。但是袁世凯并没理睬,袁世凯当时已经是内阁总理大臣,整个满清的实际掌控者,怎么会看得上弱小而又随时有可能被剿灭的起义军许诺的职位。
而此时已到年底,革命党人一方面不能坐视新政权无人主持,又不能马上说服袁世凯放弃立宪制。唐绍仪在这种僵局中最后也认可共和体制,南京政府此时只能另选他人。12月29日选举临时总统,参加者有革命军十七省代表,以一省为一票。除湖南代表投黄兴一票外,孙中山以16票当选临时总统。此前,向南方妥协默许共和制的唐绍仪被袁世凯撤去谈判代表一职。可见袁世凯对唐绍仪默许南方提出的共和制度是十分不满的。
袁世凯此时感到大为震惊,没想到南方在立宪和共和问题上是不妥协的。孙中山的当选让袁世凯此时如坐针毡,新政权大势已定,自己如何能在未来政权中获得领导地位,孙中山的当选让袁世凯开始下定决心逼清廷退位。由此,袁世凯的逼宫程序从孙中山就任大总统的1月1日开始。这一天段祺瑞、冯国璋为首的北洋派将领48人发出联名通电,表示“誓死拥护君宪,坚决反对共和”,这既是袁世凯在逼宫前对清廷的假仁假义,也是对南方最后的一次试探。1月3日以陆徵祥为首的清朝全体驻外使臣发出联名通电,劝告清帝退位,“以安皇室而定人心”。此电由袁的谋士梁士诒主稿发出。袁世凯忽而主和,忽而主战;忽而表示拥护君宪,忽而又暗中鼓动要求清帝退位。此时袁世凯派人散布谣言,放风说南方革命党有多么厉害,多么残忍,如果北伐清廷必受到屠戮的谣言。以此来逼迫清廷尽早退位。1月12日袁世凯正式向清廷摊牌,要求以优待为交换条件,让清廷退位。袁世凯并且对隆裕太后说:“自古无不亡之国,亡国之君,身受杀戮之惨,古今中外历史,斑斑可考。今天大清皇帝退位,仍能保持其尊号,并可享受岁费,这是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创举。我们在谈判中大费唇舌,好不容易才争得这个优待条例,总算尽了做臣子的一片苦心。”最后袁世凯派赵秉均出面要求清廷必须退位,没有商量余地。另一方面袁世凯在清廷没有退位的情况下,想南京通报了优待条件,1月20日伍廷芳回电表示接受优待清廷条件。并且答应只要袁世凯逼清廷退位,总统位置让给袁世凯。1月26日,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将领47人又一次发表联名通电,吁恳清帝退位,改行共和政体,以安皇室而定大局。
从南北谈判的开始袁世凯指使冯国璋发电反对共和支持立宪到为了夺总统权力指使段祺瑞呼吁反对立宪支持共和,袁世凯的态度在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总统前后发生截然相反的转变。2月1日,隆裕太后下懿旨命袁世凯与南方磋商优待条件。隆裕太后还不知道,猴急的袁世凯早已经和南方谈妥了优待条件。逼宫已经迫在眉睫。2月12日,清室以清帝的名义奉太后懿旨下诏宣布退位。
袁世凯的变脸一直让人无法看透。在谈判初期,袁世凯显然并不知道南方到底有多大实力,认为会屈从于他,所以逼迫南方就范,而且以此来要挟清廷给予袁世凯更大权力,当看到南方在共和问题上的态度越来越坚决没有退让余地的时候,特别是看到孙中山当选并且就任总统后,使得袁世凯的态度发生180转弯。袁世凯显然已经抛弃清廷而倾心于新政体的权力。而此前清廷也在扮演东郭先生的角色,袁世凯以南方为借口胁迫清廷而获得更大的权力,反过来这些权力却又用来逼迫清廷退位。
在清廷来说,袁世凯是他们剿灭南方革命党的阻碍,因为袁世凯坚持与南方和谈,对南方革命党来说,袁世凯又是他们北伐的阻碍。清廷寄希望于袁世凯,给了他最高的权力,而南方革命党也寄希望于袁世凯,答应让出总统的位置给袁世凯。革命党人在用总统的位置“招安”袁世凯。此时的袁世凯无论在清廷还是南方政府中都是权力最大或者即将是权力最大的人物。袁世凯左右逢迎,两面三刀的伎俩让他此时登上了两个不同性质政权的权力巅峰。
袁世凯的顾问莫理循在书信集中有这样的描述:袁世凯作为政府的总理,在其主子和革命党之间充当掮客的角色,和双方磋商,讨价还价,支持一方反对另一方,使自己成为必不可少的调解人,鉴于起义已经蔓延到中国大部分,不能以武力平息,袁世凯与革命党开始谈判。其时,革命党已经在老革命党人孙中山领导下,于南京建立临时政府。曲折的谈判,一方面以幼主勋位,另一方面孙中山为了推荐袁世凯自行辞去新的共和国的临时总统职务而告终。于是袁世凯成为唯一的胜利者。
因此不是因为袁世凯逼宫才选他做总统,而是以总统的位置作为诱惑让袁世凯逼宫。而袁世凯也随着各省革命军的增强而从开始不屑于武昌军政府的总统位置许诺转而急切逼宫以求得总统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