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动物造模」经验分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3 21:1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3 22:06
在生物医学科研领域中,建立动物模型是研究疾病机制与疗效的关键步骤。动物模型的质量直接影响科研课题的顺利与成功。动物模型的来源主要基于对动物异常表现的观察与确认,即一种疾病。对于一些复杂且不易观察到组织结构变化的疾病,建立自发性动物模型尤为重要。诱发性动物模型的建立也离不开观察,通过模仿疾病的引发条件,如传染、外伤、致癌因素等,构建相似的疾病模型。
在建立疾病模型时,首要原则是相似性。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旨在从中发现可以推断应用于患者的规律。尽管外推法常用,但存在风险,复制的模型需尽可能接近人类疾病情况。研究者需了解诱发条件、宿主特征、疾病表现与发病机制,选择与人类疾病相应的敏感动物模型。通过不断改进模型制作方法,增加与人类疾病的相似性。
理想的动物模型还需具备重复性和可靠性。模型应可重复甚至标准化,一致的实验设计、动物条件、环境因素、实验方法和操作技术等是保证重复性的关键。模型应准确反映人类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避免混淆其他疾病。在选择模型时,需考虑其适用性和可控性,确保模型适用于临床应用,易于控制疾病发展。
在造模时,应考虑易行性和经济性。选择价格低廉、来源充足、便于运输的小型动物作为模型,避免使用稀少且昂贵的灵长类动物。小动物如大鼠、小鼠等遗传背景明确,体内微生物可控制,年龄、性别、体重等可任意选择,且易于饲养管理,是理想的模型选择。
参考文献:
1.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第2版)刘恩岐主编,2014年
2. 实验动物科学
3.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学,周光兴等主编,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