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7 03:1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02:17
古今中外的人性观点多样,主要分为四类:有善有恶论、无善无恶论、性善论和性恶论。战国初期的世硕主张"有善有恶论",认为人天生具有善恶两种本性,需要后天培养以善性增长。董仲舒、扬雄等后世人物也支持这一观点,认为善性需滋养,恶性则需遏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等西方哲人也持相似观点,认为理性能驾驭欲望和情欲,实现善。
战国中期的告子提出"无善无恶论",认为人的性情由社会环境塑造,善恶并非天生。洛克的人心白纸说也支持这一观点,认为善恶观念源于后天教育。杜威则强调善是相对的,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善良品性。
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天赋善端,需要后天培养发展。斯多葛学派和卢梭认为人性本善,但社会环境可能导致恶。荀子则坚持"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后天教育可使之向善。
春秋战国时期,学者们独立思考,与西方文明有意外的共鸣,但受限于时代,未能全面揭示人性本质。儒家思想在汉代成为主流,之后的千年中,人性观的深入探讨较少。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于是有了一个会思维的发达的大脑,于是就喜欢对感知的事物刨根究底,从而做出一个结论性的解释。一些先哲把研究的视角对准了自己和同类,于是提出了“我是什么?人是什么?”的问题,先哲们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于是纷纷著书立说,用自己的观点解释人和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古典人性观,这些人性观的一些观点至今还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