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屋檐下”– 四川彭州小石村建筑设计实践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1-06 06:3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6 06:34
四川的气候特点,使得人们偏爱在宽敞的室外活动,同时,由于全年降水量较大,遮蔽需求也较为普遍。这种人与公共环境之间的相处方式,孕育了传统的坡屋顶和宽敞的檐廊建筑形式,也奠定了“共同生活”的场所基础。然而,随着现代快速建筑的兴起,传统的空间形式被取代,原有的生活习惯受到破坏,却并未提出:未来的社区应具备怎样的空间品质?又该如何构建一种共同生活的空间协议?
基于此,我们产生了最初的想法:创造一个“包容所有活动”的瓦屋顶,以此连接诗意的传统与互联的未来社区。这不仅营造了“同在屋檐下”的身份认同,还促使人们走出室内,让行为在空间层面上得到软性公共治理,从而逐渐孵化出未来的乡村社区模式。
小石村文化大院项目是我们的首个建筑实验。位于小石村中心,文化大院集成了日间照料中心、乡村卫生站、乡村夜校、健身房、忠孝文化展厅等多种公共功能,是塑造理想公共空间模式的起点。文化大院的设计以一个充满用地范围的四坡瓦屋顶为核心,统领结构、材料、细节和功能的发展。我们在屋顶的四坡分别开设了四处天井,与一层辅助空间相呼应,为屋檐下的入口打造了一种看似无意识却流畅的进入方式;茂盛的竹子从天井中生长出来,为一层核心空间和二层各房间提供景观和自然亲近感。
为实现屋檐处8米的悬挑,我们采用了混凝土梁挑钢梁的形式;屋面下再用处理过的细竹吊顶,营造温暖的尺度与微妙的光线折射。相应地,建筑外墙采用黑石子水刷石处理,地面使用素混凝土打磨,旨在将光线控制在明净柔和的状态,使屋顶的尺度与人的关系更加明确。墙面水磨石的尺度和分格暗示了竹节的纹样,与屋顶和天井景观构成自然、人工、抽象三种竹意向的对话。
自2018年建筑建成以来,我们对“同在屋檐下”的公共空间模式进行了持续一年的观察,这里常常成为村民自发活动的中心区,也逐渐成为小石村对外的形象标志物。在我们对村社区未来的规划中,将以此为中心,引发一系列互联互通的、结合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屋顶空间,最终形成我们理想的乡村社区空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