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8: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03:49
1995年至1996年间,资国寺相继举行了法堂落成庆典和莲峰山传戒法会,彰显其历史的辉煌时刻。
这座古刹的道风深厚,得益于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与僧才的培养。历代高僧与资国寺结缘,如清代宰相孙将鸣题咏“浮生若梦谁非寄,到处能安即是家”,状元王寿彭咏题“清香满室佛入定,明月出海天为高”,展现了寺庙的深厚文化底蕴。近代的园瑛老法师更是题写“无法向人说,将心与汝安”,表达出佛教的深邃内涵。
清末谛闲大师曾在此地募缘办学,开启了资国寺的教育篇章。民国十三年,寺内开设塾堂,招收桐山等地的蒙童,知名学者庄子童等社会名流前来授业,如翁江柳碧江、昌欣秀才等,为教育事业增添了重要力量。圣训法师的努力,推动了教育兴盛,为佛教后继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独特贡献。
1992年,资国寺设立了“闽东佛学苑”,为全国大中级佛学院输送了众多僧才。1998年成立的“佛国书画院”旨在“让僧人亲近艺术,让艺术家理解佛教”,其作品屡获全国书画大赛奖项,并被海内外收藏家珍视。
2001年,贤志法师创办的佛教刊物《音声海》,以其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佛法,深受读者和佛教行者喜爱,成为许多佛教图书馆的馆藏佳作,使得佛法的深奥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资国寺为闽东千年古刹,也是福鼎市原六大寺之一。现总体面积 1000多亩,常住僧众近200人。位于福鼎市东南郊,距城五公里的莲蜂山上,建于唐咸通元年( 860 )。寺为唐冠庄叶庞兄弟所建,并施舍周围所有山场。宋大全祖师重兴,相传有九井十三墩,为鼎盛时期。明重建法堂,明中期本邑玉塘夏姓一支系施白金一百两助建大雄宝殿。清乾隆年间,重修祖师殿。光绪十六年( 1890 ),兴建伽蓝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