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1:1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18:47
常言道,“人老腿先老,腿老在关节”,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有关节疼痛的症状,许多人简单地认为这是“风湿病”,事实上,绝大多数关节痛都是骨关节炎在作祟。
骨关节炎是一种表现为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的退行行性关节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是最常见的关节疾病,具有高度的致残性。早期预防和治疗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关节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从1998年起,每年的10月12日被定为“世界关节炎日”,旨在引起人们对骨关节炎的重视,提醒人们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骨关节炎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在手、膝、髋、脊柱等关节,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破坏和骨质增生是其主要病变。骨关节炎的病变不可逆,早发现早治疗,延缓疾病进展是主要的治疗原则。
危险因素有哪些?
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以下几大主要危险因素与其密切相关。
1、年龄
调查显示,本病4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0~17,60岁以上为50,75岁以上人群则高达80。可见,骨关节炎的发病人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高龄是骨关节炎最直接的危险因素,研究提示这与随年龄增长而自然发生的关节退变有关。随着人体衰老,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和合成能力下降低,难以维持软骨组织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之间的平衡,导致关节软骨降解和缺失,引发骨关节炎。
2、性别
女性的骨关节炎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更常见。很多研究提示,这可能与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雌激素可能对骨关节炎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尚待进一步循证研究的证实,补充雌激素也有望成为骨关节炎的治疗方式之一。
3、遗传
骨关节炎发病具有家族遗传性,家族中多个成员同时发病非常常见。这可能与某个遗传缺陷引起的软骨代谢异常有关。
4、肥胖
长期以来肥胖和超重被认为是骨关节炎的高危因素,超重会加重膝髋关节的负重,加速关节的磨损。研究显示,肥胖患者发生膝骨关节炎的风险比对照组增加了3倍,而减重可以使膝骨关节炎的风险显著降低,并且体重的减少也能明显减轻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和活动障碍。因此,骨关节炎患者应特别强调减肥的重要性。
5、过度运动
乒乓球运动员更易发生膝骨关节炎,足球运动员的下肢关节骨关节炎也明显增加,类似很多使关节承受压力和扭转较大的运动可以增加关节损伤而诱发骨关节炎。而相反的是,适量的运动可以保持关节的活动度,增强关节稳定性,且不会增加骨关节炎的发生风险,更有促进软骨修复,改善已患骨关节炎患者症状的作用。
哪种治疗最合适?
骨关节炎的病情进展不可逆,目前主要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对于有症状的骨关节炎患者,药物仍是主要治疗方式。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控制骨关节炎症状最常用的一类药物。它具有镇痛和抗炎两种作用,能使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得到控制和缓解。而目前大多数NSAIDs药物是口服剂型,具有不可避免的胃肠道和心血管不良反应。经皮肤等局部给药方式则能显著改善其不良反应,正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重视。
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协会(OARSI)指南推荐NSAIDs贴剂为治疗单纯膝关节OA的药物,无论是否有其他并发症。美国风湿病学会发布的《手、髋部和膝关节骨关节炎的非药物和药物治疗建议(2012年)》推荐将NSAIDs贴剂用于手部和膝部OA的治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发布的《OA诊断及治疗指南》中提出局部外用NSAIDs制剂,可减轻关节疼痛,不良反应小。
可以看出,骨关节炎指南对于贴剂的使用更加重视,值得临床推荐。
洛索洛芬纳是第一个丙酸类前体型非甾体抗炎药,属于前体药物,口服剂型本身具有强效的镇痛消炎作用,且具有较轻的胃肠不良反应,可以长期服用,适用于骨关节炎等慢性疼痛的治疗。
此后开发的洛索洛芬钠贴剂则更加优化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贴剂局部吸收后直接作用于发病部位,镇痛抗炎更迅速有效,局部用药也避免了消化道不良反应,安全性更好,也更方便易用。研究者发现,洛索洛芬纳贴剂缓解症状的效果与口服制剂相当,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口服制剂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