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2-04 14: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4:31
北京孔庙每年在仲春和仲秋上旬逢丁日进行两次盛大的祭祀活动,称为“丁祭”。祭孔前夜,准备工作繁复,宰杀的猪、牛、羊整只烹制后放置于孔子灵位前,称为“太牢三牲”。此外,各种精心清洗和准备的瓜果、菜肴等食物被整齐地装入礼器,排列在灵位前。祭典开始于午夜之后,烛光摇曳,参祭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他们在皇帝(主祭官)、陪祀官、分献官和司礼人员等组成的团队中有序进行。
仪式以钟鼓齐鸣揭开序幕,参祭队伍步入孔庙大成殿前,行祭孔之礼,这一过程分为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撰和送神六个步骤,象征着迎接、祭祀和送别孔子神灵。其中,“三献礼”尤为庄重,主祭官在大成殿前献爵、奉帛并行跪拜礼,乐舞生则跳起“六佾舞”。按照古代礼制,只有皇帝能在大成殿内祭拜,亲王和大臣则分别在月台和台阶下遥拜。祭典结束后,供品分发,以期得到孔子庇佑,提升智慧。
祭孔仪式中,乐舞扮演重要角色,因为孔子强调礼制,而乐舞是其象征。如光绪三十二年,祭孔规格提升为“大祀”,使用“八佾舞”,以乐、歌、舞的结合歌颂孔子的功德。文舞生手持龠和羽,象征文德,武舞生持干戈象征武德,舞姿稳重而刚劲,服饰古朴典雅,充分展现了舞蹈艺术的魅力。
礼制名。又称“祭丁”。为祭孔之礼。顺治二年(1645)定制,每年春、秋二祭,均在仲月上丁,故称丁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