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2-05 21: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小时前
无情对是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具备三个要点。首先,无情对强调字字相对,这是它最基本的特征。其次,上下联需具备强烈的歧义效果,使人会心一笑或拍案叫绝。最后,大量运用借对法是无情对的又一特色。借对法指的是在对仗时,利用字义的多种解释或同类事物的替代,以达到新颖、独特的效果。
举例来说,上联:“欲解牢愁唯纵酒”,下联:“兴观群怨不如诗”。虽然在历史上被视为无情对,但它实际上更像意境联,借用了六十四卦卦名,将牛羊相对,形成了一种巧妙的借对关系。这种联结关系并未体现出强烈的歧义效果,因此不能归类为无情对。相反,它更像是一种使用借对法的意境表达。
再如,杜甫《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中的对仗:“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这里的“行李”的“李”并非指桃李的“李”,而是借用了桃李的意义与“茅”字形成对仗。同时,“行”字也借用了“行走”的意义与“诛”字相对。在另一首诗《曲江》中,“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中,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诗人巧妙地借用这一概念来与数字“七十”相对。
这些例子展示了无情对中局部使用借对法的技巧。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借对法的运用使得对仗更为工整,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仗整体具备强烈的歧义效果。因此,不能仅仅因为借对法的使用就将其归类为无情对。
最后,举例说明第三要点。无情对的一个特点是每个对联都应该包含借对法。例如:“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这里的“星”用作等级单位,而“月”则是天文名词的异意。同时,“白兰地”作为译名,属于拟声词,与“黄梅天”的颜色、花卉、天文地理名词形成异意对仗,共同体现了借对法的独特魅力。
对对联的一种格式,对联一般要求上下联内容要相关,配合要紧密。但有一种对联,只讲究上下联字词相对,至于内容则各讲各的,绝不相干,使人产生奇谲难料,回味不尽的妙趣。这就是所谓的“无情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