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为什么叫元宵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21:05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2 06:30
吃元宵这个习俗起源于西汉。历史上对元宵还有许多别称,如“面茧、粉果、元宝、汤饼、圆不落角”等等,叫法很杂,直至明永乐年间才被正式确定名为“元宵”(其实就是因为叫“元宵”更通俗更大众。只在元宵节才吃的特别食物嘛,大家一听都懂,不产生歧义)。
特别要说的是元宵、汤团(汤圆)是两回事。可以说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渊源所致。
北方做的元宵,是以馅为基础制作的。陷制作好后铺平,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倒上江米(南方叫糯米)粉筛动,使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层很薄、表面是干的,下锅煮时江米粉才吸收水份变糊。
南方的汤团(或叫做汤圆)做法完全不同,倒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放置几小时让它“醒”透。馅料也不用晾晒,因此汤团馅含水量要比元宵多。包汤团的过程也像饺子,但不用擀面杖。湿糯米粉粘性极强,只好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用筷子(或薄竹片状的工具)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团。汤团表皮已含有足够的水份,很粘,不易保存,最好现做现下了吃。现在有了速冻工艺,汤团才出现在商店里。
反过来我们说下元宵节。
首先,为什么要在这天过节呢?
那是因为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是一元(即一年)的复苏和初始。【插一句,中国人特喜欢在望月(满月)这天过节,大概是因为满月象征着团圆完满繁盛丰收,诸如此类略去不表……】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晚为“宵”,因而正月十五被称为元宵节。
另外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上元灯节,春灯节。
你可能要问了,既然元宵节还有其他名字,那汤圆为什么不也跟着叫“上元”果?“春灯”丸?(囧)~之类的呢?
因为上述叫法本就没有元宵节这个叫法通俗呗。
先看正月十五为什么叫做上元节。
那是道教那来的。道家认为产生天地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三元”,掌“元”者称“官”。——天官紫微大帝赐福,诞于正月十五,称上元节;地官清虚大帝赦罪,诞于七月十五,称中元节;水官洞阴大帝解厄,诞于十月十五,称下元节。三元节时,三官下界巡游,履行职务。
这个上升到宗教范畴了,繁杂一堆,一般人不太好懂,主要是道教兴起于东汉,基本格局则完成于魏晋南北朝,而我们上面说了,元宵节西汉就有了。所以会先入为主的占据人心吧。
再说“上元灯节”和“春灯节”,都是一个意思,新春里赏花灯的节日。
咱也别管他是从佛教仪式怀念超度亲人的盂兰盆节那演变来的,还是庆祝“平吕”行动成功的发展,抑或是糊弄天帝装作人间受罚起火的把戏,
总之元宵和灯笼除了在元宵节这一天会同时成为主角外,不论外形还是内涵上还真没什么共同点,因此它还是和元宵联系紧密~干脆就叫元宵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2 07:48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2 09:22
因为它是在元宵节吃的,所以叫元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2 11:14
参考资料:http://www.cctv.com.cn/life/shenghuo/yizhan/yz2k0323l.htm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