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光着脚丫去拾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21:4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03:41
在我们苏北农村有俗语:"秋后弯弯腰,胜过春天走一遭。"意思就是秋天农作物收割之后,人们要去捡拾遗落在田间地垄里的粮食。这种农家拾秋好习惯,是对劳动成果的爱惜,更是对生命的珍重。
六七十年代,粮食金贵得要命!那时,学校一律放"农忙假",一周或十天半个月的。既助种田父母缓解农村大忙"燃眉之急",又让孩子们体验"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滋味。那时,家里颇穷,常年光脚。尽管拾秋时,庄稼茬很戳脚,有时被田里碎玻璃划破,有时脚踩到蛇,但一听说放忙假,人人欢呼雀跃!
天才麻亮,大人们早就下田收割稻子了,临走前再三叮嘱家里的孩子们:别睡过头了,等会儿到田里拾稻穗,去迟就被人家拾光了!晨曦未露,广袤的田野开始喧腾了,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像"赶集"似地集中到田地里忙乎起来。镰刀的嚯嚯声,大人的说笑声,小孩的嬉闹声……奏响了一支秋收大忙的乐曲。
大一点儿的孩子懂事、勤快,能帮父母割稻谷,捆稻谷,扛稻把;小一点的孩子一边拾稻穗,一边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玩的不亦乐乎。家中猫犬也摇着尾巴赶到田里凑热闹,没准还帮人追赶偷吃稻子的麻雀呢!连树上的鸟儿也在吟唱着秋收之歌,那歌声响彻了整个村庄,甚至惊醒了襁褓中的婴儿。
一般大人们收割到那儿,我们就跟着捡拾到那儿。一边捡拾着,一边拿眼瞄着别人篮里,比谁捡拾的多。捡拾最多的便是威风凛凛的胜利者,挺让人羡慕。
每一次捡拾回到家里时,母亲总用欣喜的眼光鼓励、夸奖我们。然后,她偷天换日用榔头将稻穗"脱粒"晒干,用碓臼舂米,煮上一锅喷香扑鼻的纯白米粥犒劳我们。要知道,那时过年过节才可吃上纯白米饭或米粥哦,平时都是黑乎乎的麦糁饭粥,还有五谷杂粮、瓜果蔬菜来充饥。
拾秋有诀窍:要"低寻".就是拾田里的东西时,要往低处的墒沟或低洼里查看,甚至连老鼠洞里亦有可能发现稻穗呢。因那时都靠人工收割,很多稻穗掉进了低沟。
拾秋有规矩:别人藏的东西,谁发现,最多拿五分之一。目的是体现公平、道德、人性,不可剽窃别人的劳动成果。
记得我第一次拾稻穗才几岁大,还没入学,在田头草泥塘边玩耍,忽见土坷垃里藏有很多稻穗。我立马将稻穗装进自己篮里。哥哥却说,这是人家藏的,只能少拿点意思下。
拾秋,这活儿有苦有甜,有乐趣,有收获,更有劳动之快乐,还有浓浓的人情味。虽说过去数十年,但那情那景却让我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