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扶摇直上九万里前一句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22:04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02:14

前一句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是李白在《上李邕》诗中化用了《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意思是鲲鹏乘风可以自下急遽的盤旋而上九万里(九万里是夸张的说法,意在言鲲鹏之志)

《上李邕》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此诗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划与颂扬,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和强烈的用世之心,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非常不满。

表现了李白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负、不畏流俗的精神。年轻的李白敢于向大人物挑战,充满了初出犊儿不怕虎的锐气。

原文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译文

鹏一日从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高。如果在风歇时停下来,其力量之大犹能将沧海之水簸干。时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大言皆冷笑不已。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年轻人啊!

扩展资料:

《上李邕赏析》

大鹏是李白诗赋中常常借以自况的意象,它既是自由的象征,又是惊世骇俗的理想和志趣的象征。开元十三年(725年),青年李白出蜀漫游,在江陵遇见名道士司马承祯,司马称李白“有仙风道骨焉,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当即作《大鹏遇希有鸟赋并序》(后改为《大鹏赋》),自比为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鸟。

李白诗中还有一首《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据唐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铭序》云,李白“赋《临终歌》而卒”。后人认为可能就是这首《临路歌》,“路”或为“终”之误写。

可见李白终生引大鹏自喻之意。按此诗语气直率不谦,故前人有疑非李白之作者,亦有信为李白之作而辨之者。参詹锳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此诗题解。

前四句中李白以大鹏自比。大鹏是《庄子·逍遥游》中的神鸟,传说这只神鸟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翅膀拍下水就是三千里,扶摇直上,可高达九万里。大鹏鸟是庄子哲学中自由的象征,理想的图腾。

李白年轻时胸怀大志,非常自负,又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心中充满了浪漫的幻想和宏伟的抱负。这只大鹏即使不借助风的力量,以它的翅膀一搧,也能将沧溟之水一簸而干,这里极力夸张大鹏的神力。在这前四句诗中,诗人寥寥数笔,就勾划出一个力簸沧海的大鹏形象——也是年轻诗人自己的形象。

诗的后四句,是对李邕怠慢态度的回答:“世人”指当时的凡夫俗子,显然也包括李邕在内,因为此诗是直接给李邕的,所以措词较为婉转,表面上只是指斥“世人”。“殊调”指不同凡响的言论。李白的宏大抱负,常常不被世人所理解,被当做“大言”来耻笑。

李白显然没有料到,李邕这样的名人竟与凡夫俗子一般见识,于是,就抬出圣人识拔后生的故事反唇相讥。《论语·子罕》中说:“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这两句意为孔老夫子尚且觉得后生可畏,你李邕难道比圣人还要高明?男子汉大丈夫千万不可轻视年轻人呀!

李邕在开元初年是一位名闻海内的大名士,史载李邕“素负美名,……人间素有声称,后进不识,京洛阡陌聚观,以为古人。或传眉目有异,衣冠望风,寻访门巷。”对于这样一位名士,李白竟敢指名直斥与之抗礼,足见青年李白的气识和胆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李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02:14

前一句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是李白在《上李邕》诗中化用了《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意思是鲲鹏乘风可以自下急遽的盤旋而上九万里(九万里是夸张的说法,意在言鲲鹏之志)

《上李邕》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此诗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划与颂扬,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和强烈的用世之心,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非常不满。

表现了李白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负、不畏流俗的精神。年轻的李白敢于向大人物挑战,充满了初出犊儿不怕虎的锐气。

原文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译文

鹏一日从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高。如果在风歇时停下来,其力量之大犹能将沧海之水簸干。时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大言皆冷笑不已。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年轻人啊!

扩展资料:

《上李邕赏析》

大鹏是李白诗赋中常常借以自况的意象,它既是自由的象征,又是惊世骇俗的理想和志趣的象征。开元十三年(725年),青年李白出蜀漫游,在江陵遇见名道士司马承祯,司马称李白“有仙风道骨焉,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当即作《大鹏遇希有鸟赋并序》(后改为《大鹏赋》),自比为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鸟。

李白诗中还有一首《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据唐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铭序》云,李白“赋《临终歌》而卒”。后人认为可能就是这首《临路歌》,“路”或为“终”之误写。

可见李白终生引大鹏自喻之意。按此诗语气直率不谦,故前人有疑非李白之作者,亦有信为李白之作而辨之者。参詹锳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此诗题解。

前四句中李白以大鹏自比。大鹏是《庄子·逍遥游》中的神鸟,传说这只神鸟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翅膀拍下水就是三千里,扶摇直上,可高达九万里。大鹏鸟是庄子哲学中自由的象征,理想的图腾。

李白年轻时胸怀大志,非常自负,又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心中充满了浪漫的幻想和宏伟的抱负。这只大鹏即使不借助风的力量,以它的翅膀一搧,也能将沧溟之水一簸而干,这里极力夸张大鹏的神力。在这前四句诗中,诗人寥寥数笔,就勾划出一个力簸沧海的大鹏形象——也是年轻诗人自己的形象。

诗的后四句,是对李邕怠慢态度的回答:“世人”指当时的凡夫俗子,显然也包括李邕在内,因为此诗是直接给李邕的,所以措词较为婉转,表面上只是指斥“世人”。“殊调”指不同凡响的言论。李白的宏大抱负,常常不被世人所理解,被当做“大言”来耻笑。

李白显然没有料到,李邕这样的名人竟与凡夫俗子一般见识,于是,就抬出圣人识拔后生的故事反唇相讥。《论语·子罕》中说:“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这两句意为孔老夫子尚且觉得后生可畏,你李邕难道比圣人还要高明?男子汉大丈夫千万不可轻视年轻人呀!

李邕在开元初年是一位名闻海内的大名士,史载李邕“素负美名,……人间素有声称,后进不识,京洛阡陌聚观,以为古人。或传眉目有异,衣冠望风,寻访门巷。”对于这样一位名士,李白竟敢指名直斥与之抗礼,足见青年李白的气识和胆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李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02:14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创作的《上李邕》

作品原文

《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白话译文

大鹏一日从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高。如果在风歇时停下来,其力量之大犹能将沧海之水簸干。时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大言皆冷笑不已。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年轻人啊!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李邕是著名《文选》注家李善之子,是当时的名士,此诗从题目可以看出是诗人李白拜访李邕时所做。不过此诗创作的时间历来众说纷纭,一般有作于开元二十三年和天宝四年两种观点。

唐代士子对于入仕为官有着空前的热情,尤其是当时的诗人更加敢争此风气之先,不安于做一个诗人而力求入朝为官。在当时除了科举这条路之外最常见的就当属行“干谒(yè)”之事,所谓“干谒”就是士子们绕开科举,借助在政坛上有影响力的*之推荐,而叩开天子之门,达到自己的*目的。

所以干谒是一种以人际交往为中心的*活动,士子们必须得到贵人的赏识方能成功,盛唐之时尤盛此风,而李白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李邕是当时的名士,此时李白正是青年狂傲之时,谒见李邕时献上此诗。

全诗开篇激昂高调,前四句均以“大鹏”自比。“大鹏”这一意象经常在李白的作品中出现。大鹏是《庄子·逍遥游》中的神鸟,传说这只神鸟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翅膀拍下水就是三千里,扶摇直上,可高达九万里。大鹏在庄子的哲学体系中是自由的象征,李白深受其影响,故而李白的作品中永远有最浪漫的幻想,永远充满对权贵的傲视和对自由的追求。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以大鹏自比,描写了传说中的神鸟大鹏起飞、下落时浩荡之景象,更是表现出了诗人李白此时豪情满怀、直冲青云之志向。

李白在诗中第三、四句写到:“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即使大风停下来,大鹏落了下来,也会在江湖激起波澜。如果李白自比大鹏,那么李邕自然就是大鹏乘借的大风,李白在这里言明即使将来没有了李邕的相助,他也能在政坛造成非凡的影响。这种非凡的胆气不得不用一个“狂”字来总结。

五、六句“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是李白对自己的描述,言明世人对自己的误解,而最后两句“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紧接着就对世人这种态度进行了嘲讽:连孔子都要说一句“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我劝您还是不要因为我年纪轻而轻视我了吧!

这一句既是对李邕的建议,又似乎是对李邕傲慢态度的回敬。可是无论是哪种口气,都反映出李白藐视权贵的性格,在他人寻求举荐时都不得不放低姿态奉承巴结几句权贵,而李白则将自己和李邕放在了同一个地位,毫无卑躬屈膝之意。

纵观李白写给其他达官贵人的诗作,很少有这种狂傲不羁的口气,为什么偏偏对李邕用这种口气呢?是因为李白当时年轻气盛还是李邕的态度让李白深感不满?*已经掩埋在历史当中了。

其实历史上李邕本人亦是一个侠义豪迈、天纵英才的人物,而且对后辈多为照顾,似乎不会出现轻视李白的情况。或许是李白与李邕性格相近,二人惺惺相惜,虽年龄相差二十六岁却以平辈论交,故而李白才作此看起来极为狂妄的诗词送予友人亦未可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上李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02:14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创作的《上李邕》

作品原文

《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白话译文

大鹏一日从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高。如果在风歇时停下来,其力量之大犹能将沧海之水簸干。时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大言皆冷笑不已。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年轻人啊!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李邕是著名《文选》注家李善之子,是当时的名士,此诗从题目可以看出是诗人李白拜访李邕时所做。不过此诗创作的时间历来众说纷纭,一般有作于开元二十三年和天宝四年两种观点。

唐代士子对于入仕为官有着空前的热情,尤其是当时的诗人更加敢争此风气之先,不安于做一个诗人而力求入朝为官。在当时除了科举这条路之外最常见的就当属行“干谒(yè)”之事,所谓“干谒”就是士子们绕开科举,借助在政坛上有影响力的*之推荐,而叩开天子之门,达到自己的*目的。

所以干谒是一种以人际交往为中心的*活动,士子们必须得到贵人的赏识方能成功,盛唐之时尤盛此风,而李白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李邕是当时的名士,此时李白正是青年狂傲之时,谒见李邕时献上此诗。

全诗开篇激昂高调,前四句均以“大鹏”自比。“大鹏”这一意象经常在李白的作品中出现。大鹏是《庄子·逍遥游》中的神鸟,传说这只神鸟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翅膀拍下水就是三千里,扶摇直上,可高达九万里。大鹏在庄子的哲学体系中是自由的象征,李白深受其影响,故而李白的作品中永远有最浪漫的幻想,永远充满对权贵的傲视和对自由的追求。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以大鹏自比,描写了传说中的神鸟大鹏起飞、下落时浩荡之景象,更是表现出了诗人李白此时豪情满怀、直冲青云之志向。

李白在诗中第三、四句写到:“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即使大风停下来,大鹏落了下来,也会在江湖激起波澜。如果李白自比大鹏,那么李邕自然就是大鹏乘借的大风,李白在这里言明即使将来没有了李邕的相助,他也能在政坛造成非凡的影响。这种非凡的胆气不得不用一个“狂”字来总结。

五、六句“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是李白对自己的描述,言明世人对自己的误解,而最后两句“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紧接着就对世人这种态度进行了嘲讽:连孔子都要说一句“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我劝您还是不要因为我年纪轻而轻视我了吧!

这一句既是对李邕的建议,又似乎是对李邕傲慢态度的回敬。可是无论是哪种口气,都反映出李白藐视权贵的性格,在他人寻求举荐时都不得不放低姿态奉承巴结几句权贵,而李白则将自己和李邕放在了同一个地位,毫无卑躬屈膝之意。

纵观李白写给其他达官贵人的诗作,很少有这种狂傲不羁的口气,为什么偏偏对李邕用这种口气呢?是因为李白当时年轻气盛还是李邕的态度让李白深感不满?*已经掩埋在历史当中了。

其实历史上李邕本人亦是一个侠义豪迈、天纵英才的人物,而且对后辈多为照顾,似乎不会出现轻视李白的情况。或许是李白与李邕性格相近,二人惺惺相惜,虽年龄相差二十六岁却以平辈论交,故而李白才作此看起来极为狂妄的诗词送予友人亦未可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上李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02:14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出自李白的《上李邕》,诗句的意思是: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天云外。
《上李邕》全诗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02:15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02:14

前一句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是李白在《上李邕》诗中化用了《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意思是鲲鹏乘风可以自下急遽的盤旋而上九万里(九万里是夸张的说法,意在言鲲鹏之志)

《上李邕》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此诗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划与颂扬,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和强烈的用世之心,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非常不满。

表现了李白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负、不畏流俗的精神。年轻的李白敢于向大人物挑战,充满了初出犊儿不怕虎的锐气。

原文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译文

鹏一日从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高。如果在风歇时停下来,其力量之大犹能将沧海之水簸干。时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大言皆冷笑不已。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年轻人啊!

扩展资料:

《上李邕赏析》

大鹏是李白诗赋中常常借以自况的意象,它既是自由的象征,又是惊世骇俗的理想和志趣的象征。开元十三年(725年),青年李白出蜀漫游,在江陵遇见名道士司马承祯,司马称李白“有仙风道骨焉,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当即作《大鹏遇希有鸟赋并序》(后改为《大鹏赋》),自比为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鸟。

李白诗中还有一首《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据唐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铭序》云,李白“赋《临终歌》而卒”。后人认为可能就是这首《临路歌》,“路”或为“终”之误写。

可见李白终生引大鹏自喻之意。按此诗语气直率不谦,故前人有疑非李白之作者,亦有信为李白之作而辨之者。参詹锳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此诗题解。

前四句中李白以大鹏自比。大鹏是《庄子·逍遥游》中的神鸟,传说这只神鸟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翅膀拍下水就是三千里,扶摇直上,可高达九万里。大鹏鸟是庄子哲学中自由的象征,理想的图腾。

李白年轻时胸怀大志,非常自负,又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心中充满了浪漫的幻想和宏伟的抱负。这只大鹏即使不借助风的力量,以它的翅膀一搧,也能将沧溟之水一簸而干,这里极力夸张大鹏的神力。在这前四句诗中,诗人寥寥数笔,就勾划出一个力簸沧海的大鹏形象——也是年轻诗人自己的形象。

诗的后四句,是对李邕怠慢态度的回答:“世人”指当时的凡夫俗子,显然也包括李邕在内,因为此诗是直接给李邕的,所以措词较为婉转,表面上只是指斥“世人”。“殊调”指不同凡响的言论。李白的宏大抱负,常常不被世人所理解,被当做“大言”来耻笑。

李白显然没有料到,李邕这样的名人竟与凡夫俗子一般见识,于是,就抬出圣人识拔后生的故事反唇相讥。《论语·子罕》中说:“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这两句意为孔老夫子尚且觉得后生可畏,你李邕难道比圣人还要高明?男子汉大丈夫千万不可轻视年轻人呀!

李邕在开元初年是一位名闻海内的大名士,史载李邕“素负美名,……人间素有声称,后进不识,京洛阡陌聚观,以为古人。或传眉目有异,衣冠望风,寻访门巷。”对于这样一位名士,李白竟敢指名直斥与之抗礼,足见青年李白的气识和胆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李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02:14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创作的《上李邕》

作品原文

《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白话译文

大鹏一日从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高。如果在风歇时停下来,其力量之大犹能将沧海之水簸干。时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大言皆冷笑不已。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年轻人啊!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李邕是著名《文选》注家李善之子,是当时的名士,此诗从题目可以看出是诗人李白拜访李邕时所做。不过此诗创作的时间历来众说纷纭,一般有作于开元二十三年和天宝四年两种观点。

唐代士子对于入仕为官有着空前的热情,尤其是当时的诗人更加敢争此风气之先,不安于做一个诗人而力求入朝为官。在当时除了科举这条路之外最常见的就当属行“干谒(yè)”之事,所谓“干谒”就是士子们绕开科举,借助在政坛上有影响力的*之推荐,而叩开天子之门,达到自己的*目的。

所以干谒是一种以人际交往为中心的*活动,士子们必须得到贵人的赏识方能成功,盛唐之时尤盛此风,而李白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李邕是当时的名士,此时李白正是青年狂傲之时,谒见李邕时献上此诗。

全诗开篇激昂高调,前四句均以“大鹏”自比。“大鹏”这一意象经常在李白的作品中出现。大鹏是《庄子·逍遥游》中的神鸟,传说这只神鸟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翅膀拍下水就是三千里,扶摇直上,可高达九万里。大鹏在庄子的哲学体系中是自由的象征,李白深受其影响,故而李白的作品中永远有最浪漫的幻想,永远充满对权贵的傲视和对自由的追求。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以大鹏自比,描写了传说中的神鸟大鹏起飞、下落时浩荡之景象,更是表现出了诗人李白此时豪情满怀、直冲青云之志向。

李白在诗中第三、四句写到:“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即使大风停下来,大鹏落了下来,也会在江湖激起波澜。如果李白自比大鹏,那么李邕自然就是大鹏乘借的大风,李白在这里言明即使将来没有了李邕的相助,他也能在政坛造成非凡的影响。这种非凡的胆气不得不用一个“狂”字来总结。

五、六句“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是李白对自己的描述,言明世人对自己的误解,而最后两句“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紧接着就对世人这种态度进行了嘲讽:连孔子都要说一句“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我劝您还是不要因为我年纪轻而轻视我了吧!

这一句既是对李邕的建议,又似乎是对李邕傲慢态度的回敬。可是无论是哪种口气,都反映出李白藐视权贵的性格,在他人寻求举荐时都不得不放低姿态奉承巴结几句权贵,而李白则将自己和李邕放在了同一个地位,毫无卑躬屈膝之意。

纵观李白写给其他达官贵人的诗作,很少有这种狂傲不羁的口气,为什么偏偏对李邕用这种口气呢?是因为李白当时年轻气盛还是李邕的态度让李白深感不满?*已经掩埋在历史当中了。

其实历史上李邕本人亦是一个侠义豪迈、天纵英才的人物,而且对后辈多为照顾,似乎不会出现轻视李白的情况。或许是李白与李邕性格相近,二人惺惺相惜,虽年龄相差二十六岁却以平辈论交,故而李白才作此看起来极为狂妄的诗词送予友人亦未可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上李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02:16

阁下何不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02:14

前一句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是李白在《上李邕》诗中化用了《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意思是鲲鹏乘风可以自下急遽的盤旋而上九万里(九万里是夸张的说法,意在言鲲鹏之志)

《上李邕》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此诗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划与颂扬,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和强烈的用世之心,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非常不满。

表现了李白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负、不畏流俗的精神。年轻的李白敢于向大人物挑战,充满了初出犊儿不怕虎的锐气。

原文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译文

鹏一日从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高。如果在风歇时停下来,其力量之大犹能将沧海之水簸干。时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大言皆冷笑不已。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年轻人啊!

扩展资料:

《上李邕赏析》

大鹏是李白诗赋中常常借以自况的意象,它既是自由的象征,又是惊世骇俗的理想和志趣的象征。开元十三年(725年),青年李白出蜀漫游,在江陵遇见名道士司马承祯,司马称李白“有仙风道骨焉,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当即作《大鹏遇希有鸟赋并序》(后改为《大鹏赋》),自比为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鸟。

李白诗中还有一首《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据唐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铭序》云,李白“赋《临终歌》而卒”。后人认为可能就是这首《临路歌》,“路”或为“终”之误写。

可见李白终生引大鹏自喻之意。按此诗语气直率不谦,故前人有疑非李白之作者,亦有信为李白之作而辨之者。参詹锳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此诗题解。

前四句中李白以大鹏自比。大鹏是《庄子·逍遥游》中的神鸟,传说这只神鸟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翅膀拍下水就是三千里,扶摇直上,可高达九万里。大鹏鸟是庄子哲学中自由的象征,理想的图腾。

李白年轻时胸怀大志,非常自负,又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心中充满了浪漫的幻想和宏伟的抱负。这只大鹏即使不借助风的力量,以它的翅膀一搧,也能将沧溟之水一簸而干,这里极力夸张大鹏的神力。在这前四句诗中,诗人寥寥数笔,就勾划出一个力簸沧海的大鹏形象——也是年轻诗人自己的形象。

诗的后四句,是对李邕怠慢态度的回答:“世人”指当时的凡夫俗子,显然也包括李邕在内,因为此诗是直接给李邕的,所以措词较为婉转,表面上只是指斥“世人”。“殊调”指不同凡响的言论。李白的宏大抱负,常常不被世人所理解,被当做“大言”来耻笑。

李白显然没有料到,李邕这样的名人竟与凡夫俗子一般见识,于是,就抬出圣人识拔后生的故事反唇相讥。《论语·子罕》中说:“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这两句意为孔老夫子尚且觉得后生可畏,你李邕难道比圣人还要高明?男子汉大丈夫千万不可轻视年轻人呀!

李邕在开元初年是一位名闻海内的大名士,史载李邕“素负美名,……人间素有声称,后进不识,京洛阡陌聚观,以为古人。或传眉目有异,衣冠望风,寻访门巷。”对于这样一位名士,李白竟敢指名直斥与之抗礼,足见青年李白的气识和胆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李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02:14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创作的《上李邕》

作品原文

《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白话译文

大鹏一日从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高。如果在风歇时停下来,其力量之大犹能将沧海之水簸干。时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大言皆冷笑不已。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年轻人啊!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李邕是著名《文选》注家李善之子,是当时的名士,此诗从题目可以看出是诗人李白拜访李邕时所做。不过此诗创作的时间历来众说纷纭,一般有作于开元二十三年和天宝四年两种观点。

唐代士子对于入仕为官有着空前的热情,尤其是当时的诗人更加敢争此风气之先,不安于做一个诗人而力求入朝为官。在当时除了科举这条路之外最常见的就当属行“干谒(yè)”之事,所谓“干谒”就是士子们绕开科举,借助在政坛上有影响力的*之推荐,而叩开天子之门,达到自己的*目的。

所以干谒是一种以人际交往为中心的*活动,士子们必须得到贵人的赏识方能成功,盛唐之时尤盛此风,而李白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李邕是当时的名士,此时李白正是青年狂傲之时,谒见李邕时献上此诗。

全诗开篇激昂高调,前四句均以“大鹏”自比。“大鹏”这一意象经常在李白的作品中出现。大鹏是《庄子·逍遥游》中的神鸟,传说这只神鸟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翅膀拍下水就是三千里,扶摇直上,可高达九万里。大鹏在庄子的哲学体系中是自由的象征,李白深受其影响,故而李白的作品中永远有最浪漫的幻想,永远充满对权贵的傲视和对自由的追求。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以大鹏自比,描写了传说中的神鸟大鹏起飞、下落时浩荡之景象,更是表现出了诗人李白此时豪情满怀、直冲青云之志向。

李白在诗中第三、四句写到:“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即使大风停下来,大鹏落了下来,也会在江湖激起波澜。如果李白自比大鹏,那么李邕自然就是大鹏乘借的大风,李白在这里言明即使将来没有了李邕的相助,他也能在政坛造成非凡的影响。这种非凡的胆气不得不用一个“狂”字来总结。

五、六句“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是李白对自己的描述,言明世人对自己的误解,而最后两句“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紧接着就对世人这种态度进行了嘲讽:连孔子都要说一句“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我劝您还是不要因为我年纪轻而轻视我了吧!

这一句既是对李邕的建议,又似乎是对李邕傲慢态度的回敬。可是无论是哪种口气,都反映出李白藐视权贵的性格,在他人寻求举荐时都不得不放低姿态奉承巴结几句权贵,而李白则将自己和李邕放在了同一个地位,毫无卑躬屈膝之意。

纵观李白写给其他达官贵人的诗作,很少有这种狂傲不羁的口气,为什么偏偏对李邕用这种口气呢?是因为李白当时年轻气盛还是李邕的态度让李白深感不满?*已经掩埋在历史当中了。

其实历史上李邕本人亦是一个侠义豪迈、天纵英才的人物,而且对后辈多为照顾,似乎不会出现轻视李白的情况。或许是李白与李邕性格相近,二人惺惺相惜,虽年龄相差二十六岁却以平辈论交,故而李白才作此看起来极为狂妄的诗词送予友人亦未可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上李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02:14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出自李白的《上李邕》,诗句的意思是: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天云外。
《上李邕》全诗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02:15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02:15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出自李白的《上李邕》,诗句的意思是: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天云外。
《上李邕》全诗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02:14

前一句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是李白在《上李邕》诗中化用了《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意思是鲲鹏乘风可以自下急遽的盤旋而上九万里(九万里是夸张的说法,意在言鲲鹏之志)

《上李邕》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此诗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划与颂扬,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和强烈的用世之心,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非常不满。

表现了李白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负、不畏流俗的精神。年轻的李白敢于向大人物挑战,充满了初出犊儿不怕虎的锐气。

原文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译文

鹏一日从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高。如果在风歇时停下来,其力量之大犹能将沧海之水簸干。时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大言皆冷笑不已。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年轻人啊!

扩展资料:

《上李邕赏析》

大鹏是李白诗赋中常常借以自况的意象,它既是自由的象征,又是惊世骇俗的理想和志趣的象征。开元十三年(725年),青年李白出蜀漫游,在江陵遇见名道士司马承祯,司马称李白“有仙风道骨焉,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当即作《大鹏遇希有鸟赋并序》(后改为《大鹏赋》),自比为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鸟。

李白诗中还有一首《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据唐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铭序》云,李白“赋《临终歌》而卒”。后人认为可能就是这首《临路歌》,“路”或为“终”之误写。

可见李白终生引大鹏自喻之意。按此诗语气直率不谦,故前人有疑非李白之作者,亦有信为李白之作而辨之者。参詹锳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此诗题解。

前四句中李白以大鹏自比。大鹏是《庄子·逍遥游》中的神鸟,传说这只神鸟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翅膀拍下水就是三千里,扶摇直上,可高达九万里。大鹏鸟是庄子哲学中自由的象征,理想的图腾。

李白年轻时胸怀大志,非常自负,又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心中充满了浪漫的幻想和宏伟的抱负。这只大鹏即使不借助风的力量,以它的翅膀一搧,也能将沧溟之水一簸而干,这里极力夸张大鹏的神力。在这前四句诗中,诗人寥寥数笔,就勾划出一个力簸沧海的大鹏形象——也是年轻诗人自己的形象。

诗的后四句,是对李邕怠慢态度的回答:“世人”指当时的凡夫俗子,显然也包括李邕在内,因为此诗是直接给李邕的,所以措词较为婉转,表面上只是指斥“世人”。“殊调”指不同凡响的言论。李白的宏大抱负,常常不被世人所理解,被当做“大言”来耻笑。

李白显然没有料到,李邕这样的名人竟与凡夫俗子一般见识,于是,就抬出圣人识拔后生的故事反唇相讥。《论语·子罕》中说:“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这两句意为孔老夫子尚且觉得后生可畏,你李邕难道比圣人还要高明?男子汉大丈夫千万不可轻视年轻人呀!

李邕在开元初年是一位名闻海内的大名士,史载李邕“素负美名,……人间素有声称,后进不识,京洛阡陌聚观,以为古人。或传眉目有异,衣冠望风,寻访门巷。”对于这样一位名士,李白竟敢指名直斥与之抗礼,足见青年李白的气识和胆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李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02:15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02:14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创作的《上李邕》

作品原文

《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白话译文

大鹏一日从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高。如果在风歇时停下来,其力量之大犹能将沧海之水簸干。时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大言皆冷笑不已。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年轻人啊!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李邕是著名《文选》注家李善之子,是当时的名士,此诗从题目可以看出是诗人李白拜访李邕时所做。不过此诗创作的时间历来众说纷纭,一般有作于开元二十三年和天宝四年两种观点。

唐代士子对于入仕为官有着空前的热情,尤其是当时的诗人更加敢争此风气之先,不安于做一个诗人而力求入朝为官。在当时除了科举这条路之外最常见的就当属行“干谒(yè)”之事,所谓“干谒”就是士子们绕开科举,借助在政坛上有影响力的*之推荐,而叩开天子之门,达到自己的*目的。

所以干谒是一种以人际交往为中心的*活动,士子们必须得到贵人的赏识方能成功,盛唐之时尤盛此风,而李白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李邕是当时的名士,此时李白正是青年狂傲之时,谒见李邕时献上此诗。

全诗开篇激昂高调,前四句均以“大鹏”自比。“大鹏”这一意象经常在李白的作品中出现。大鹏是《庄子·逍遥游》中的神鸟,传说这只神鸟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翅膀拍下水就是三千里,扶摇直上,可高达九万里。大鹏在庄子的哲学体系中是自由的象征,李白深受其影响,故而李白的作品中永远有最浪漫的幻想,永远充满对权贵的傲视和对自由的追求。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以大鹏自比,描写了传说中的神鸟大鹏起飞、下落时浩荡之景象,更是表现出了诗人李白此时豪情满怀、直冲青云之志向。

李白在诗中第三、四句写到:“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即使大风停下来,大鹏落了下来,也会在江湖激起波澜。如果李白自比大鹏,那么李邕自然就是大鹏乘借的大风,李白在这里言明即使将来没有了李邕的相助,他也能在政坛造成非凡的影响。这种非凡的胆气不得不用一个“狂”字来总结。

五、六句“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是李白对自己的描述,言明世人对自己的误解,而最后两句“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紧接着就对世人这种态度进行了嘲讽:连孔子都要说一句“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我劝您还是不要因为我年纪轻而轻视我了吧!

这一句既是对李邕的建议,又似乎是对李邕傲慢态度的回敬。可是无论是哪种口气,都反映出李白藐视权贵的性格,在他人寻求举荐时都不得不放低姿态奉承巴结几句权贵,而李白则将自己和李邕放在了同一个地位,毫无卑躬屈膝之意。

纵观李白写给其他达官贵人的诗作,很少有这种狂傲不羁的口气,为什么偏偏对李邕用这种口气呢?是因为李白当时年轻气盛还是李邕的态度让李白深感不满?*已经掩埋在历史当中了。

其实历史上李邕本人亦是一个侠义豪迈、天纵英才的人物,而且对后辈多为照顾,似乎不会出现轻视李白的情况。或许是李白与李邕性格相近,二人惺惺相惜,虽年龄相差二十六岁却以平辈论交,故而李白才作此看起来极为狂妄的诗词送予友人亦未可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上李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02:14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出自李白的《上李邕》,诗句的意思是: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天云外。
《上李邕》全诗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02:16

阁下何不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02:15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出租屋没有到公安机关登记违法吗 没有出租许可证但是出租房屋是否违法 家用电脑搭建Web服务器利用内网穿透实现对外访问 个人电脑搭服务器之内网穿透(wsl2+ubuntu22+阿里云ECS+frp) 简单免费内网穿透教程,利用树莓派实现低成本建站 无需公网 怎样免费领取微信收款音响? 濉溪中学学校简介 濉溪中学是濉溪一中吗 濉溪中学新生报到流程 濉溪中学普通班怎么样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相似的句子 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相似的句子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传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赏析句子?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相近的诗句 庄子的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传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什么意思_百度...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意思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下一句 古剑奇谭ol扶摇直上三千尺三段跳攻略 扶摇直上没有 豆豉青条鱼怎么做好吃 古剑奇谭扶摇直上三千尺怎么做 启东方言“油龙鱼”是什么 青条鱼的头能吃吗 扶摇直上三千尺 振翅翱翔九万里 什么意识 鲟鱼养殖的条件? 红烧青条鱼是什么菜系的? 上联:扶摇直上三千尺.下联是什么 青萝卜炖青条鱼怎么做好吃 金刚狼的画面问题 金刚狼如何全屏化! IE浏览器损坏了 酷我音乐盒不能用了怎么办 汪明荃在豪宅晾晒包,女人为什么喜欢买包? 为什么感觉大部分女孩子都喜欢包包? 你好,我的IE浏览器脚本坏了,QQ音乐和各种听歌的软件都不能用,是怎么回事? 梦见放炮仗把一幢大楼炸倒了? 梦见集体自杀 大伙全部站在楼上 然后楼底下爆炸 楼塌了 梦见母亲病重同意去世后让父亲破腹后又醒来说想吐叫快找医生? 梦见己故的母亲上吐下泻 梦见妈妈坐院自己呕吐了 宏观质量管理应当怎样理解 宏观质量管理体系中包括了哪几个主体 宏观质量管理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包括什么 7月份的当季水果有哪些 什么是当季水果 剑麻有什么特性? 怎样在Windows下把硬盘格式化成GPT(GUID)? 剑麻花怎样养 剑麻是灌木吗?为什么? 剑麻多少年开一次花 剑麻花的习性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