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3:3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8 15:24
东周为什么要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和战国,史学界一般以公元前403年为界(如司马光写资冶通鉴,即以此年为开篇)。是年,周天子分封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战国正式拉开序幕。
东周之所以分为两段,主要是春秋和战国的形势截然不同,可以从社会制度、*、军事与文化认同(周天子地位)上区分。
一、社会制度上
春秋时各国基本上以奴隶制为主,各国改革后逐步向封建制过渡,各国治国主要依赖贵族阶层(如公族,世袭卿族);而战国基本上都是封建制,平民阶层兴起,治国以"士"为主,各国人才流动频繁。
二、*上
春秋时诸侯国众多,强国打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称伯",以打服对方为主,灭国而不绝嗣,比较讲究礼仪,是谓"春秋五霸";弱国依附于强国,尚能生存。
战国时打仗主要为了统一天下,灭国之战不绝,血腥四起,诸侯国迅速减少,连礼仪之国鲁国及周天子亦被灭,后来剩下七国,是谓"战国七雄"。最终六国入秦。
三、军事上
春秋时打仗时讲究礼仪,以车战为主,贵族仪式感强,强调"不擒二毛,不二伤敌",甚至在晋楚争霸泌之战中,晋国兵败,士卒于逃跑途因车子陷入泥中而不能动,追上的楚国士兵竞停下追击,教晋卒如何弄出车子,然后等晋卒跑远后再追赶的行为。这在杀人如麻、动辄斩首数万的战国是不可想象的。
战国打仗主要目的就是杀人灭国,以步战为主,如魏武卒、秦锐士等。战争中诡计百出,不择手段,血腥残忍,毫无道义可言,甚至出现了秦将白起坑杀40多万赵国降卒的恶性事件。这种事在春秋也是绝不会出现的。
四、文化认同上
整个春秋时期强调礼仪,周天子还是各国认可的天下共主,争霸战争多在"尊王攘夷"口号下进行,争取到周天子的支持,无疑会占据道德优势,在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如齐、晋,晋更是称霸中原百年之久;而楚国僭越称王,遭到了中原各国鄙视,被视为蛮夷,屡受打击,虽称霸而时间很短。
战国时周天子地位芨芨可危,强国竞相称王,不断挑衅天子,对周天子名义上的尊重也没了,最终在战国中期,秦灭周,历史进入秦王纪年。